「演繹寂然」是足跡第二年舉辦「足跡小劇場演書節」其中一個演出。對於有留意澳門報紙副刊的讀者,對「寂然」這個名字一定不會陌生,他在副刊的文章或多或少也會看過,但是否曾看過他的小說,就不一定了。本地創作人演繹本土作家小説是吸引我進場的原因。
八月二十八日在窮空間新址「連勝街47號」,三位八十後年青創作人根據寂然的小説自創自演三個小劇場作品,張楚誠以《月黑風高》創作「在。漆黑之後」,黃玉君以《香蕉班戟的夏天》創作「香蕉班戟的夏日狂演集」及劉雅雯以《創作的過程》創作「In process of ……」。筆者沒有看過這三部小説,固是帶著一個「空」去接收各種「色」和「相」。
第一場「在。漆黑之後」的場景是在一個細小的昏暗房間,中間吊著一張書桌,離地約2尺,六條大麻縄把四腳的書桌牢牢掛住。書桌上放了一檯燈及一堆書,房間除了這張書桌,沒有其他東西,餘下的空間也不多,觀衆就在前面,是一個充滿壓抑感的空間。一名作家,走進這房間,正為寫一部小說的情節而煩惱……。表演者以形體劇場方式,運用肢體動作、書桌及房間的實物去表達文字。在整個表演過程中,表演者像被困在一個壓抑的空間,表現得極度痛苦及苦惱,他有時被壓於書桌下,有時跳上被吊著的書桌上,心裏七上八落,不斷困擾作家的是如何在虛構的故事中說出真相, 書桌被大麻縄捆綁, 正也是象徵作家被思想的珈鎖所捆綁,這是每個創作人都會遇到的問題。表演者是演繹寂然? 還是演繹自己? 應該說在創作的過程,是讓自己更多了解自己,而觀衆眼前所感受到的,又會是什麽?是看到自己?還是看到別人?
第二場「香蕉班戟的夏日狂演集」,表演場地是在窮空間二樓的小水吧。在場地的選用非常配合, 但燈光略為暗了些, 故事是發生在夏天,應該是給人一種陽光的明亮感覺。故事的開始,一個男顧客經常到一間小食店買香蕉班戟, 即使小食店每天有不同的菜單,男顧客也只會買香蕉班戟。 女侍應(黃玉君飾)每天帶著期待的心情等著男顧客到來, 由每天面帶笑容為男顧客做同一款的香蕉班戟給他的女朋友, 直到女侍應企圖改變男顧客購買習慣的失敗, 女侍應再沒有笑容, 女侍應再沒有期待, 男顧客再沒有到來...........。一個人演出,但從我的理解,故事應該有三個人,女侍應、男顧客及男顧客的女朋友,但整個演出在交代人物不夠清楚。而黃玉君在演繹故事中的女侍應的開朗活潑性格時,應可以更加放一些,這也是澳門的文化,澳門人是比較含蓄,這有待演技的不斷磨練。
第三場《In process of ……》充滿想象空間,正如表演者在演後分享會所說,她的創作來自她的生活所見所聞多於來自《創作的過程》。這個演出也是在一個昏暗的空間, 觀眾坐在這個空間裡面, 觀眾的眼睛跟著表演者緩慢的動作去窺探現代人為生活過著重複而沒有味兒的生活。 睡覺、起床、刷牙、吃即食麵、換衣服上班。窗簾拉開,窗外現出在民居後面新葡京尖頂的五光十色,上班人目無表情的向前走……。 這個劇的表演者不帶語言,不帶表情,不帶感覺,任由觀眾塗上他們的顏色。表演已經結束,但生活仍然是無止境在進行中……。
一個小時共演三場, 每場演出二十分鐘,然後觀眾便要離場去另一個場地觀看, 這個經驗頗有趣, 觀眾可以藉走動轉換心情去觀賞下一場, 也是不錯的安排。雖然表演空間不大,但場景的設計頗具心思, 能發揮場景成為表演一個重要部分的效果。雖然演繹作家的作品,但在表演時,實際上已是另一個創作。
文: 綠衣人 | MCSPA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