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30日 星期四

閱『「中學生藝評寫作計劃」學生藝評選輯』有感

  新近收到一冊有趣的書刊,乃屬於澳門演藝評論協會去年走訪澳門四所中學舉行藝評講座後,收集學生藝評文章而成的選輯,全書雖然只有薄薄的五十版,卻是意義重大,而且趣味盍然。

  在專業與非專業評論仍在無止境地討論時,莘莘學子卻是毫不修飾地,寫出了他們對於藝術演出的感受和意見。被點評的演出計有莎劇經典改編《冬天的故事》、本地原創詩意作品《影落此城》、近代德國原創劇《金龍》及現代舞《追.尋》。不諱言上述個別節目,對於鮮有接觸表演藝術的中學生來說,是甚為艱澀的,可是從他們的藝評文章中,卻可以獲得更為直觀的普遍意見。「看不懂」、「不明所以」等,並非完全顯示學生們的觀演水平問題,而是反映了評論時需要準備的內容,這也是對於想要在觀演後獲得更多的觀眾而言,共同需要知道東西── 資料搜集、個人觀演經驗及生活經驗等,都是如何把感受轉化為評論的要訣,也是讓觀眾可以「讀懂」演出的不二法門(對於只求在演出中獲得娛樂、刺激與消閒的觀眾,筆者明白「懂」的意義您所需要的)。世上並不存有天賦而成的藝評人,然而後天的適當培養和配合,卻是可以讓偉大的藝評人得以出現,本地的表演節目五花八門、檔次繁密(甚至太密了),演出場地鄰近,交通便利,是次澳門演藝評論協會發揮了連線的功能,讓上述的天時、地利都合了起來,成為一片讓有志藝評撰文者可充分發揮其努力的土壤,人和如何? 簡言之便是「參與」吧?

  讓筆者最感有趣的是潘嘉嘉對《影落此城》的評論文章,詩意化的《影落此城》並不容易讓生活經驗不多的學生所能弄懂,但從潘嘉嘉的文章中,她著實有用心留意《影落此城》的每個段落、每個細節,從現場的燈光,以至擲出紙飛機的動作,她的文筆裡沒有華麗的詞措,可是真摰的感受和直觀的描述,使讀者仿如置身其中。她所感受的不安、難過、害怕等,或者並非創作者想要觀眾獲得的,但這不正是可讓創作者自審其演出,在日後的重演中得以去蕪荐菁的寶貴參考意見嗎? 筆者感到欣慰的更是潘嘉嘉在文章尾句的坦誠:「這是一次難忘的經驗,讓我了解到藝術的另一面,使我日後也會對更多表演感到興趣」。在憂慮本地觀眾群的過度狹窄下,這段文字使筆者見到一棵充滿希望的幼苗,已經栽種於關注本地藝術發展的土壤,然而要扶助它的茁壯成長,對於牽涉所有關於藝術表演的團隊或個人而言,實是責無旁貸啊!

  文: 沓靖 | MCSPA會員

2014年1月23日 星期四

濃縮後的韓劇

  「橋唔怕舊,最緊要受」,借用此廣東話順口溜形容電影《被偷走的那五年》最是貼切不過,失憶、絕症、背叛、友情、愛情、生死抉擇,共冶一爐,與眾友人一起觀看這部電影光碟,劇終時友人如釋重負的吐出一句:「好一部把四十集韓式愛情電視劇濃縮而成的片子!」真教我哭笑不得。

  影片講述失憶女子何蔓(白百何飾)要尋叵消失於記憶裡的五年,以及與丈夫謝宇(張孝全飾)離婚的真相,及至真相大白,二人冰釋前嫌之際,何蔓卻患上腦退化症,為了那萬分之一的可能性,何蔓任性地動了腦手術卻換來全身癱瘓,謝宇在愛與痛之邊緣,與妻子共同為解脫與否作出抉擇。

  片初的懸念舖設甚為亮麗,何蔓對失憶事件感到無力,決心要追查到底,可是導演(黃真真)未有將之好好利用,並直接將之賦予何蔓在往後胡作莽為的藉口,她再度闖入謝宇的生活,謝宇又是輕易地原諒了妻子的背叛,接受並協助她重返公司,此等劇情均看得人摸不著頭腦。後半段在醫院的劇情,更令人感到是為催淚而無所不用其技,合理性已經一概拋諸腦後,對於感性的消費觀眾而言,不連貫卻每段設下哭點的手法,自是好評,然而想要弄懂影片的情理、想要好好接受一個讓人惋惜的愛情悲劇,也許觀眾們需要將他們的思考高度大幅下調,方可能將其咒罵聲減少。

  影帝張孝全的演技揮洒自如,對「愛妻」的無能為力而洒下的淚水,看得堂堂男子也要動容,相比白百何近乎「公主病」的無病呻吟,直教人為張孝全感到不值,作為商業賣埠掛帥的《被》,俊男美女的配搭實是無可厚非,可是男女主角的差距太多,加上片中角色的性格模糊、事件缺乏說服力,每每在「起、承、轉、合」的轉位便用上「意外」來輕鬆扭過,讓劇情的發展變得甚是牽強。

  筆者認同友人所言,《被》是韓式愛情電視劇的濃縮版,只是電視連續劇有十數小時讓主要角色得以被豐富,讓劇情的推進合理化,觀眾自會跟隨著故事的發展追看下去。在不足兩小時的電影裡,想要達到上述效果的成功例子並非罕見,主要是考驗導演的功力而已,筆者並不質疑黃真真擁有的實力,但在《被》中卻無法看見一份認真,更多的是七拼八湊的商業包裝和速食手法,縱使累積票房達一億四千八百萬人民幣,讓《被》可以套上「成功」之名,筆者卻不禁疑惑,這是能說服大眾認同這是一部好電影的理由嗎?


  : 沓靖 | MCSPA會員

2014年1月16日 星期四

末世未至已孤寂

  上週五晚電視台重播了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的舊作: 《我是傳奇》(: I am Legend),尤記得首次是於本地戲院觀看的,當時只覺得它只是嘩眾取寵的喪屍電影,事隔數年的重看,隨著年長與社會經驗的累積,方感受到到主角在空無一人的紐約市中,貌似瀟洒地駕駛跑車追殺野鹿,展現的不是英雄殺敵的氣魄,更多的是無比痛苦的孤獨。

  劇情講述科學家重組病毒基因,成功治癒了不治的癌症,但卻控制不了病毒的變種,最終成為能於空氣傳染的殺人病毒。全球百分之九十的人口滅絕,餘下百分之十的人類變成了兇殘成性的活死人......身為美軍上校兼負免疫能力的史密斯,與能抗免病毒的愛犬「小珊」,決心留守紐約,致力研究能解救病毒的血清。終於,小珊於一次陷阱裡犧牲,史密斯痛失友伴,心灰意冷,決心求死,卻巧被仍存世間的安娜(艾莉絲寶嘉)與伊森(查理他罕)所救。一番順應天命的對話,史密斯憶起愛女的囑咐,終明白自身的存在意義,與活死人同歸於盡,臨終前將解毒血清交予安娜,托付交予仍生存在世上某處的營地科學家,史密斯捨身成仁之舉,成為傳奇。
  
  無可避免的美式雄主義,讓美國國旗多番飄揚於影片中,然而電影內的空城、活死人等特技,仍是讓觀眾賞心悅目,緊扣的剪接技巧,營造攝人的壓迫感;以悲慘的往事回憶,交待史密斯每晚的睡不安寢,也是跳越地讓觀眾了解故事前因,讓史密斯的遭遇更讓人同情。史密斯演活了獨自在廢墟似的紐約生活了三年,形成性格的分裂、空想與孤獨,教人惋惜之餘,可憐之情更甚。惟劇情中並未交代安娜的來由與背景,順應天命式的督信上帝安排,難免讓沒有宗教信仰的觀眾感到質疑,更像是美式宗教的傳道影片。此外,史密斯忽爾明瞭「上帝的安排」,正是快閃一念間,傳統荷里活電影的「英雄犧牲,挽救全球」的老橋段,史密斯之死,亦顯得有點牽強。

  若說是一套示警影片,觀眾不難明白人類擅自改變世界所可能帶來的厄運,但難眼前危機與未世末來之間的選擇,任重而道遠之舉,也許要真的留待世上只餘一人,才會有勇氣達成的一刻嗎? 只是散溢於全片的孤寂感,卻不只於末世才會存於人心,它是隱隱地敲響著觀眾的心裡,每天只會與冰冷的手機對話的現代人們,可曾與史密斯一樣,在面對活生生的人前,不懂言語? 在夜深人靜的家裡,又可會感到像末世般的孤寂?


  文: 沓靖 | MCSPA會員

2014年1月9日 星期四

短評「二零一三馬交影藝新思維」短片作品

由望德堂區創意產業促進會、生產力中心合辦的「馬交影藝新思維」課程已經踏入第二年,是次冠以「進階」之名,並以「貴精不貴多」的原則收生,最後的六組學員分別於永樂戲院二院上映了他們的畢業作品,筆者遺憾未能觀畢所有影片,惟對當中四部作品短評一二。

《無聲勝有聲》講述自閉兒的單親家庭,母親承受生活與照顧兒子的兩方壓力,母親最終面對現實,將兒子交予特殊教育學校,終獲愛兒喚叫一聲「媽媽」。貼近生活的題材應是最容易打動人心,可是導演未有適度放大兒子的自閉症問題對家庭的困擾,反倒集中描述母親的生活問題,這本並無不妥,可是從家居情況、生活習慣、憐舍與朋友的反應等均過於平淡,也未見有甚大困難,這是難以映襯母親在現實生活中受壓下的心理狀態;在尾段部份以兒子的喚叫作為結束原是溫馨感人,可是卻與片名唱出反調,既是兒子的「有聲」讓母親樂開懷,這又何解「無聲勝有聲」?

《憐居》同是取材於生活,講述男護士(曾韋迪飾)對鄰居家庭暴力的反應。活躍於幕前的曾違迪演來是輕而易舉,可是劇本對男護士的描寫甚為模糊,既未見其滿腔正義,而受虐女鄰居躲於其家中時,二人的態度亦甚為隱晦,可算是浪費了曾韋迪的演技;此外,該片想要表達男護士覺得同居可憐的感受?或是藉此呼籲珍惜家庭的可貴? 這是教人迷糊的。雖然影片的首尾均有對離家與回家作出了呼應,但只有曾韋迪藉著與母親通話的短短數語,對於一直跟著劇情發展的觀眾而言,又變得難以切入編劇真正的主題。

1441》的題材是有趣的,能讓時間停頓一分鐘、讓每天多了一份鐘,並透過男女的相遇,讓這一分鐘表現愛情、親情與理想。可是劇情編排混亂,所含的分段內容較多且未能妥善交錯安排,每每要依賴角色在每段劇情的尾末,以對白交代因由和結果,這是讓觀眾感到沉悶的。也許這是一個更適宜用於小說的題材,然而在視覺先決的電影裡,無變化而重覆的影像配以過長的對白,是為敗筆。

《傻是我》是輕鬆而題材深遠的故事,正常人眼中的傻子,真的可以判斷傻子的行為是無知嗎? 《傻》中主角雖然由始至終都沒有點出他的智商問題,但透過童年好友的靈巧、女護士的正義、養父、同事等,已能成功地表現主角的問題,乃至最終主角因為保護屍體而死,將器官捐贈予恥笑他的病人,種種情節都由周邊角色反映出來,既讓觀眾的想像空間得以展開,也擺脫了自說自話的角色塑造,實屬編劇高明之處。


: 沓靖 | MCSPA會員

2014年1月2日 星期四

評論一三

  本文刊載之日,應為二零一四年之依始,也正是回顧二零一三年本地藝()文發展的最佳時機。

  本地藝團一直依重政府部門的資助作為營運的基礎,因而在文化局大力倡導文創及藝術發展的方向下,電影、戲劇、以至被高調唱好於二零一四裡大力推動的流行音樂類別,在近數年間均有「蓬勃」發展;單從產量而言,與過往相比已是幾何級數的增長,主因是更多的藝術行政人員被培養了、演出場地(小型)紛紛成立了、申領資助及批覆的金額亦有所調升,在依重金錢打造一切的世界裡,這正是推動和活躍個別藝術界別的最好養份,也是商業與藝術失衡的悲哀。

  在走出票房與賣座的討論中,筆者卻見藝術評論的一塊,竟未有伴隨發展起來?觀其原因,除藝評一項並不主要涉及金錢資助而發展外,撰寫藝評者要培養和堅持的難度,往往要比表演藝術工作者更高,這也是本地藝評未有被發展起來的原因。

  本地至今仍未見有全職評論人,蓋因單靠文字撰寫,豈能安妻活兒? 所認識的藝評人中,絕大部份均有賴以維生的社會職業;而評論文章必須透過觀察、深思、再透過文字反饋予大眾,因此藝評人便要適度抽出私人時間走進藝術活動,藉著觀演、接觸藝術發展、參與製作等等,方能找到可評論的對象,乃至發掘值得撰寫的評論文字。可是,自二零零七年有澳門文化中心舉辦的藝評工作坊後,催生了「澳門演藝評論協會」,坊間便只有「澳門劇場文化學會」自資式的透過與劇團合作、或是藉著個別大型演藝活動如澳門藝術節、藝穗節等,組織有興趣參與的藝評人,透過觀演後發表評論及進行研討會,此外的藝評活動,可謂零星落索。

  綜觀二零一三年裡,藝評文章的數量未見明顯增長,撰寫評論新鮮面孔亦是減少,相比數量日漸增加的演藝活動,此乃甚為怪異的現象,是因為演藝活動的素質下降,所以藝評人不屑撰文? 或是因為藝評人參與藝術活動的比例已經大幅下降? 筆者相信後者是較為主要的原因。

  評論獨到之處,有賴撰文者要不斷汲取相關知識,也要具有相當的生活體驗,以及最重要的「多觀、多思考、多動筆、多發表」,方能讓評論文章越見精僻。而此等種種,都必須要求撰文者對參與藝術評論的一份堅持,透過不斷的磨練,逐漸培養自己(和文章)成為言之有物、對本地藝術發展歷史的一份寶貴記錄。然而筆者的記憶所及,在過去的二零一三年裡,不少精彩的戲劇類節目上演了,卻是不見片言隻字,甚憾。


  文: 沓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