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日 星期四

評論一三

  本文刊載之日,應為二零一四年之依始,也正是回顧二零一三年本地藝()文發展的最佳時機。

  本地藝團一直依重政府部門的資助作為營運的基礎,因而在文化局大力倡導文創及藝術發展的方向下,電影、戲劇、以至被高調唱好於二零一四裡大力推動的流行音樂類別,在近數年間均有「蓬勃」發展;單從產量而言,與過往相比已是幾何級數的增長,主因是更多的藝術行政人員被培養了、演出場地(小型)紛紛成立了、申領資助及批覆的金額亦有所調升,在依重金錢打造一切的世界裡,這正是推動和活躍個別藝術界別的最好養份,也是商業與藝術失衡的悲哀。

  在走出票房與賣座的討論中,筆者卻見藝術評論的一塊,竟未有伴隨發展起來?觀其原因,除藝評一項並不主要涉及金錢資助而發展外,撰寫藝評者要培養和堅持的難度,往往要比表演藝術工作者更高,這也是本地藝評未有被發展起來的原因。

  本地至今仍未見有全職評論人,蓋因單靠文字撰寫,豈能安妻活兒? 所認識的藝評人中,絕大部份均有賴以維生的社會職業;而評論文章必須透過觀察、深思、再透過文字反饋予大眾,因此藝評人便要適度抽出私人時間走進藝術活動,藉著觀演、接觸藝術發展、參與製作等等,方能找到可評論的對象,乃至發掘值得撰寫的評論文字。可是,自二零零七年有澳門文化中心舉辦的藝評工作坊後,催生了「澳門演藝評論協會」,坊間便只有「澳門劇場文化學會」自資式的透過與劇團合作、或是藉著個別大型演藝活動如澳門藝術節、藝穗節等,組織有興趣參與的藝評人,透過觀演後發表評論及進行研討會,此外的藝評活動,可謂零星落索。

  綜觀二零一三年裡,藝評文章的數量未見明顯增長,撰寫評論新鮮面孔亦是減少,相比數量日漸增加的演藝活動,此乃甚為怪異的現象,是因為演藝活動的素質下降,所以藝評人不屑撰文? 或是因為藝評人參與藝術活動的比例已經大幅下降? 筆者相信後者是較為主要的原因。

  評論獨到之處,有賴撰文者要不斷汲取相關知識,也要具有相當的生活體驗,以及最重要的「多觀、多思考、多動筆、多發表」,方能讓評論文章越見精僻。而此等種種,都必須要求撰文者對參與藝術評論的一份堅持,透過不斷的磨練,逐漸培養自己(和文章)成為言之有物、對本地藝術發展歷史的一份寶貴記錄。然而筆者的記憶所及,在過去的二零一三年裡,不少精彩的戲劇類節目上演了,卻是不見片言隻字,甚憾。


  文: 沓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