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4日 星期四

雜談《降E大調三重奏》

  上週五(八月八日)晚是葛多藝術會主辦的「學院派演出季」《降E大調三重奏》在曉角實驗室的首場演出,也許是因為陌生感產生的不安吧?兩位來自台灣的演員姜賀璇和程壬宣的表現都顯得有點緊張,以母語(國語)演繹仍有忘詞不少,程在劇初的肢體動作亦略見靦腆,對於有一定學習經驗的戲劇系學生而言,二人如斯表現似乎有點說不過去,幸好演出團隊有貼心的製作字幕,紥實的劇本及當中貼近生活的題材亦居功不少,觀眾就算偶爾跑掉了兩三句,應仍是能夠懂得劇情的吧? 畢竟男女情愛的話題至今己普遍如家庭論理般平常。

  文宣中高度讚許的舞台設計部份,劇場內成品是一所甚為細緻的公寓內起居室(廳間),可見陳家彥透過劇場內的一事一物及它們的位置顯出心思,如電子琴、唱機、梳化、小餐椅、掛衣架等等,角色在每劇段均與之有所互動,使場景更顯得生活化。有趣的是,陳因是次的演出才來澳參與,但現場所見的格局和陳設,竟與剛於今年澳門藝術節上演《聖荷西謀殺案》的舞台設計非常相似,筆者絕對相信兩者純屬巧合,但當中有否因為同受正統劇場舞台設計的系統教學影響? 相信是一個值得往後深思的課題。由於《降》與《聖》的舞台設計有如此的近似,比較下來亦顯得導演吳璟賢在舞台空間的調度上仍有改善的空間。《降》使用了高低的層級劃分了前、後台區,亦將《降》的兩個主要課題:音樂與情感 ,分別放於兩區獨立處理,但吳未有把電子琴放於較近觀眾位置的強台位且反置於後,既使男女角色在透過音樂互相交流的部份被弱化了,也無法令莫扎特的主題音樂在《降》中發揮它的穿連作用。如果這是為要考慮家居佈局的合理性,則大大削弱了Paul(程壬宣飾)對音樂的堅持,心愛的樂器只被置於家中的某個角落,反映現場居室的主人似乎是重視家庭生活較音樂更多,而多次的盛茶、角色在沙發中的劇段,電子琴(音樂)的角色更是不斷被弱化,隨著角色於後半段的情感交流漸多,莫扎特的降E大調三重奏要換成任何曲目均可,蓋因它已失去了既定的重要性

  PaulAdele(姜賀璇飾)是一對已經分手後一年的男女,雖然劇情在每時每刻都有不斷提醒觀眾,Adele仍有給予機會PaulPaul則甘願守在Adele身邊,二人的目的都是鮮明不過,可是在舞台之上,程與姜的表現都略見浮於外觀,在角色心理變化的詮釋都不夠鮮明,甚至是含糊不清。男對女的醋意是相對容易表現的,首幕Paul便Adele男伴的諸多挑剔, 可隨著劇情的推演,Paul竟然逐漸變成了一個充滿機心和玩弄手段的惡男,幕三後更經常發現Paul的神情顯得奸狡甚至色情,這既與角色設定那份對古典音樂的品味有所異迴吧? 更令人弄不清PaulAdele的情感,是否只是Paul以個人喜好加之對愛與音樂的定義,而要透過Adele的反應來使其獲得肯定?姜的外形是討好的,使她演繹Adele的獨立、主見和追求個人喜好的個性,甚是得心應手,服裝設定的四季服飾,讓Adele的多采與Paul一成不變的恤衫西褲映出強烈對比,然而除此以外,卻未見姜有善用其他發揮角色Adele的機會,幕三曾有帶出二人分開原由的小高潮,姜是有嫻熟的往事一一傾訴,但見情感狀態卻未與之前有太大變動,倒像是閒話家常,甚至乎理所當然的事。全劇都是二人的對手戲,對白裡總是字字珠璣,教人心領神會,然而總覺得導演對演員的要求/指導是否不足?會否因為給予演員太多的個人發揮空間,因此無法在演出中感受到導演對劇本的獨特個人理解? 在個別異常流暢的二人劇段中,那種「等你完成後趕快是我背台詞」的感覺非常濃烈,完全沒有可以讓觀眾喘息的空間。在AdelePaul這種曖昧不清的關係中,要是一切情感都是那麼容易和快速傾注,又會否分手之後仍需糾纏不清經年?


  文: 沓靖

2014年8月7日 星期四

學院派演出季──《降E大調三重奏》

  葛多藝術會主辦的「學院派演出季」戲劇類演出不經不覺已經踏入第四個年頭,也許不是太多人知道「學院派」與「演出季」的來由吧? 且讓筆者摘錄來自主辦單位的部份資料: 『「學院派」──主要表示參與演出的都是接受過正規戲劇教育的學生而已,按理說,一個接受過正規戲劇教育的戲劇人,無論在演、導、對角色或劇情的理解、處理手法、幕後的運作等等,與純業餘的戲劇人比較,都會有些分別。這種分別,並非表示他們就必定優於純業餘的。不過,假如兩者毫無分別,又何需花數年時間專修戲劇呢?至於「演出季」則比較容易理解,寒、暑二假,負笈海外的戲劇專科學生都回澳了,不正是讓他們學以致用,發揮所長的好季度嗎? (原文可點擊詳閱http://godotmacau.blogspot.com/2010/02/blog-post.html)

  多部原創及經典劇本《二月廿九》、《備忘錄》、《日落是我對你的感覺》、《PLAY GAMES》、《廁所在這》、《尚在人間的沉船》、《擺明請食飯》及《尚在人間》都曾在這批背負「學院」之名的「學生」手裡,卻同時又是與瞬息萬變的澳門不可分割的本地年青人手中,觀眾將會發現他們對演出製作的處理,再不僅是局限於完整的故事呈現和實踐所學,更多的訊息正是點點滴滴的透過作品傳遞到到觀眾的心坎中,要是笑用特區政府常用之「與時俱進」也不足為過。

  本年的「學院派演出季」由就讀台灣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二年級生吳璟賢,於本月八日至十日在曉角實驗室上演艾力克‧侯麥(Eric Rohmer)的《降E大調三重奏》揭開帷幕,這部法新浪潮作品講述一段尋常卻弔詭的男女關係──分了手的情人還有沒有可能保持朋友關係?藉著音樂,在一年間裡這對男女再次重新認識對方至愛火重燃,是浪漫愛情的喜劇作品。

  「學院派演出季」也發揮了積極及有效的劇場交流平台,觀眾在短短兩小時內可以認識到本澳及海外學生的學習成果,是次《降E大調三重奏》的兩位演員姜賀璇及程壬宣均來自台灣,筆者對台灣劇場演員/工作者的表演細膩一向欣賞,不諱言對是次演出甚是期許,而佈景設計部份則由就讀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系二年級學生陳家彥擔任,據悉當中揉合了四季的轉換元素,相信自是有利烘托兩位角色的複雜內心變化。

  假若有如筆者般一直關注葛多藝術會的發展動態,觀眾或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情況──首年「學院派演出季」的《備忘錄》與是次《降E大調三重奏》同屬雙人喜劇,同為一男一女,前者延續一年,後者三天兩夜,都是異曲同工般講述男女相互情感的變化,而當年《備忘錄》的兩位演員吳嘉偉與徐靈芝,亮麗的演出教人記憶猶新,至今也都成為獨當一面的劇場人物,故《降E大調三重奏》的姜賀璇及程壬宣能否更是青出於藍、吳璟賢又將如何與四年前的莫家豪較勁?觀眾著實要拭目以待呢!

  文: 沓靖

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

當務之急

  有留意澳門戲劇發展的觀眾不難發現,近年小劇場演出的製作越見專業了,除了硬件配套越來越完善,劇團的主理人由專業劇場工作者掌管亦是它的主要因素,諸如「卓劇場」葉嘉文、「小城劇團」黃柏豪等在過去兩年間,不斷推出過往鮮見的不同風格劇場作品,對於習慣觀賞正經八拜作品的本地觀眾而言,這可是教人欣喜的新氣象。小城劇團於三月份推出名為「表演次文化」的聯演項目,由來自韓國、香港、台灣與本地的劇團,上演默劇、偶劇、荒誕劇及多元藝術等不同風格的作品,也貫徹了「次文化」的主題,為觀眾帶來不一樣的劇場感受。

  在二月份至三月份期間,本地戲劇節目不少卻未有「撞期」,可是筆者在觀賞《戲》與《馬克白》的下午場次,卻發現觀眾數目廖廖可數! 回看「表演次文化」的整個宣傳策略,略見偏重於「臉書」(Facebook)的宣傳,透過其他渠道的消息傳遞便只有依賴現有的售票網機構,有說「臉書」的普及程序已是幾近手機,但始終仍有它一定的涉觸規範,讚好和回應者眾卻未能確切落實觀演人數,往往令策展者有所失據。

  由於非牟利劇團的營運往往依賴官方機構的資助,其資源有限導致策展者必須謹慎利用,致使讓演出的製作被豐富了,卻無法掌握更多的資源以推廣和宣傳,對於習慣被動的本地觀眾,宣傳的薄弱使節目消息無法廣泛傳開,更惶論拓展新的觀眾群,在欠缺觀眾而減少門票收益的情勢下,劇團營運和發展被打上折扣,而這也是刻下本地劇團發展所面對的一大難關。

  本地劇場刊物《劇場閱讀》自三月份起開始試行以訂閱形式運作,此刊物可算是澳門現時唯一的劇場刊物,並載有劇場訊息及不少相關的評論和討論文章,然而訂閱者的人數至今仍是有待觀察,如能大力推廣此刊物,相信對於發佈整體澳門劇場動態消息是有所裨益。

  宣傳不足和渠道太少是本地劇場長時間面對的困局,由於資源被攤分了給各個劇團,同時導致劇場資源零散,觀眾只有試行去尋找心目中想要觀演的節目,又要自行安排各個劇團之間會否出現「撞期」,且沒有足夠資訊讓觀眾對各個觀演作品作出取捨,結果是令到更多觀眾錯失欣賞節目的好機會,此一介乎於觀眾與劇團間的失衡局面,主管文化事務的部門能否試行作出協調? 在大力提供資源以培養劇場作品質素的同時,同樣地要照顧仍需要培養的觀眾欣賞文化動力,似乎亦是官方刻不容緩的任務啊!


  文: 沓靖 | MCSPA會員

2014年3月13日 星期四

不搧情的《被奪走的12年》──淡然情感沉澱

  對於歷史,尤其是外國歷史,我特別容易在年代上混淆。一直以為在美國歷史上解放黑奴的總統林肯,可能是生於幾百年前的時代,然而細心一算,美利堅合眾國自1776年立國,至今才二百三十餘年,解放黑奴,亦不過距今一百五十年左右。

  剛剛奪得奧斯卡最佳電影獎項的《被奪走的12年》(12 Years a Slave)故事發生的時代,就在1841年,比美國南北戰爭發生剛好早二十年。故事由真人真事改編,主人翁所羅門被出賣,綁架賣到美國南部為奴十二年,終有機會回家。他將經歷口述成書,在1853年出版,由於內容展示當年奴隸與主人們等多種不同關係,平實而具相當真確性,獲得奧斯卡《最佳電影》及《最佳改編劇本》,至少是對整個故事的內容、流暢、架構等是一種肯定。

  原本以為這個被拐賣的故事,可以寫得更搧情,但從原著到現在的改編劇本中,均沒有盡力渲染黑奴制度的黑暗面,反而將曾經善待主角的幾名白人介紹出來,取態的平衡令這部作品的可信性更高。

  男主角由英國演員楚伊特艾治奧福(Chiwetel Ejiofor)擔演,沒有對世俗的憤憤不平,淡淡地演繹出十二年間主角的堅定耐力,作為一名小提琴家,所羅門的個性本來就比較溫馴,他對命運的逆來順受,發展到後來亦有適度的反抗。無奈在現實世界中,看到有反抗者被殺、有人會為了妒忌而生殺機、亦有人想出賣他來圖利……所羅門被現實訓練得步步為營。反襯下獲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派西(由新晉演員雷碧達尼安高Lupita Nyong’o飾演)就感情熾熱得多,她懂得自身價值所在、懂得以奴隸身份逆境求存,不難在她身上看到一個勤勞、積極、堅毅而又感情豐富的非洲年輕女性形象,在這套內容其實相當沉重的電影中帶來一點衝擊。

  個人覺得較為突兀是尾段監制畢彼特的客串演出,飾演一名反對蓄奴的加拿大白人貝斯,成為解救所羅門的關鍵人物。為免劇透,只能說句這個營救的方法其實很簡單,這角色的著墨亦不多,可能畢佬只想拍一場戲算是參與其中吧!

  整體而言,假如你對人生的愛與善仍抱有相當的信念,看這部電影絕對可以讓你心靈舒坦,它不會讓你捧腹大笑、亦沒有大鳴大放的場面,暴虐的景頭亦適可而止,然而給予你淡淡的反思空間,這部《最佳電影》份量仍算充足。


  文: 承鈺 | MCSPA會員

2014年3月6日 星期四

言葉之庭

《言葉之庭》是日本動畫作家兼電影導演新海誠在二零一三年上映的動畫作品,故事講述十五歲少年(秋月孝雄)與廿七歲女教師(雪野百香里),各自受於生活中的苦困──家庭孤獨與情感創傷,讓二人對前路感到甚是迷惘不安。孝雄因為對雨天的喜愛,終於在市中心的公園內雨亭遇上百香里,二人在各自的孤獨感驅使下逐漸成為好友,然而孝雄發現百香里的身份後,雖然勇敢表白卻不為接受,那怕百香里結果坦白地向孝雄盡傾心中的鬰結,但相知相交的二人卻未有如童話故事般發展下去,反而是各自繼續忙碌於工作和學業中,惟有將對彼此的思念和愛慕,收起於內心深處,共同盼望未來那最合適的一刻。

新海誠的電影裡總是散發出一種淡淡的詩意,他的畫作與空間等均是取材於現實世界之中,畫功細膩,景象與真實的幾近無異,同時兼任編劇的新海誠,在回歸現實體材的《言葉之庭》裡更顯出他對情感的細膩筆觸。影片裡沒有充斥著大呼大喊的愛與渴求,反而是藉著主角在故事裡的平淡生活,引起觀眾對隱藏於角色中的一點純真想法。孝雄想要成為造鞋匠縱使只是一廂情願,也沒有交代他結果有否取得成功,但一點一點的努力,並為他想要替百香里造上第一對女裝鞋的動力,不其然令觀眾對孝雄的未來充滿期待;身份迷離卻原來是在學校內被造謠中傷的教師百香里,生性懦弱,那怕已是廿七歲的成年人,卻不比十五歲的孝雄成熟,面對殘酷的現實總是千方百計的迴避,孝雄的純真表白置於跟前,也只會以師生關係作出拒絕,寧願獨自痛苦地面對心坎對孝雄已經存在已久的好感。

筆者尤為佩服新海城從對城市的觸覺,從而發展這麼一個的都市動人故事。孝雄與百香里的主要故事情節均發生在日本新宿御苑,那是繁華及高度都市化中的日本著名城市中,刻意被保留下來的一個倘大公園,內裡的亭台樓閣,均保留著日本的古代風味,由此使現代與古代產生了妙微的對比作用。在雨天下綠茵處處的新宿御苑,好比是毫無生氣的新宿都市的心臟,而在這個公園裡引發的《言葉之庭》,不就是要警醒著忙碌於刻板生活的都市人,別再掩飾心靈裡懷著這一顆對人充滿純真和青澀的心意嗎? 只要敢於面對自己所懼怕的、認清楚能夠讓自己邁步前往的方向,那怕周遭的環境如何惡劣、思緒如何迷惘不安,始終仍是有可以令自己堅持走下去的動力啊!


: 沓靖 | MCSPA會員

2014年2月27日 星期四

痛心

  看罷《濠江人民渡假村》實是教人感到痛心,編導鄭儉倫勇敢地、毫無掩飾地指出刻下社會的荒誕事,藉著來自處於不同經濟和生活困境的澳門人、香港人、內地人、印度人被逼同住一房,帶出澳門眾多讓人感到無力的現實,然而與其說這是一套指罵現況的劇作,我更感是鄭想要透過故事發洩個人對社會的眾多不滿,對於編劇想要表達個人觀點而言,實是無可厚非,但當中卻令人感到存有太多的個人情緒,使我不時疑惑於這是編劇的個人渲洩、一種純粹的自我感覺良好?

故事的主線算是清淅的,陳嘉豪(趙健秋)是危樓事件中同被逼遷的苦主,以低廉的租金入住「濠江人民渡假村」(一個房間),驚覺竟然尚有三人同住,礙於生活唯有逼於無奈接受這個荒唐的局面,由此揭示來自不同地方同屋()主的處境。遺憾地,自覺明白編導想要從這個故事反映社會的光怪陸離,但劇情的推進卻雜亂且脈絡不順,像是為了完成故事而勉強地將劇情堆砌,粗疏的問題時有浮現,教觀眾疑惑重重。

畢嘉誠(張家樵飾)是來自香港地產經紀,除了藉著阿星(劉雲峰飾)帶出畢是暪著家人來澳謀生之外,究竟畢常常走進洗手間油漆的原因為何? 畢是否真的偷錢賊? 早與其中二人共住半年了,為何要在當刻才偷錢離開? 崔小玲(朱詠沁飾)來澳從事按摩行業(故事中未有確定其「按摩」工作是否涉及色情成份),是被逼的? 還是自願的? 她的身世有否苦衷? 阿星躲於衣櫃裡生活是故事中的亮點之一,該未有好好利用加以發展;此外,他受僱主性侵後,心理上該會受到具大打擊,對性的態度會有所恐懼,但卻反而向崔酒後施暴,這是難以說服觀眾的。陳雖是劇中的主角,但可讓他表現的戲份不多,除了不斷帶出政府官員推缷責任外,他對畢、崔、星的態度沒有展現他的個人立場,由此令角色顯得無力,也使得全劇的結構甚為鬆散。這四個作為全劇中的吃重角色,由始至終都未有表達他們對澳門社會的態度,對於《濠江人民渡假村》來說,也是為劇名打上了一記悶棍。

劇中有不少的粗言、對香港人和內地人的嚴正指控,如果觀眾有如鄭的同感,應是感到大快人心,但指控應有實證的支持,而不能只靠角色的三言兩語,便將人物歸類地提出不滿,這種「對人不對事」的手法是極為危險的處理,甚為容易挑起個別觀眾的不安情緒。

《濠江人民渡假村》無法讓我提起對刻下社會荒誕的審視,反而勾起心底裡澳門戲劇發展的一份痛心感覺。對於不乏編導經驗的鄭而言,作品的如斯呈現,只能勉強算是一部校園式的實驗劇作,如何能說服觀眾它所能具有購票入場的價值? 痛的感覺由來源自更多的愛護,不諱言這只是個人的期許與所得的落差,只希望今次只是一種偶然,而非普遍現象,否則不堪設想。


: 沓靖 | MCSPA會員

2014年2月20日 星期四

沒有劇集的電視台

前一陣子,鄰埠有關免費電視台發牌的事情鬧得熱哄哄的,可是澳門這邊廂也不相伯仲,公共天線廣播與專營權的紛爭沒完沒了,澳門居民都擔心數十年來被養成「劇集撈飯」的日子可能不再復見……,奇怪卻是沒有太多市民關注澳門那唯一免費電視台的發展,有說它只是政府的喉舌、有說它的十數年發展下來仍是停滯不前,甚至連一部連續劇式的小品製作也沒有,根本不能稱為「電視台」云云。

且讓筆者先再另起話題──都托網絡之福,澳門居民早已突破了大氣電波,香港電視台的連續劇再非澳門居民追看的首選,卻是每週同步的日劇和韓劇更是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最近一套有關時空穿越、姐弟戀、超能力、擺脫俊男美女式的韓國連續劇《來自星星的你》,熱爆全城。然而拆解其中,卻發現《來》劇的亮點竟都有跡可尋: 時空橋段早見於歐美電影之中、港片《志明與春嬌》也是大談三十歲女性的戀情、外星人與地球人相戀亦是屢見不鮮的熱門劇情。雖然《來》劇有這麼多貌似的情節,然而太陽底下無新事,只要編劇、導演的技巧高明,觀眾仍會落於接受的。

想說的是,韓國的娛樂事業對比日本、台灣、香港的起步較晚,卻是在近十年間已經遠遠超越港台、貼近日本,觀眾只要細心比較,不難發現韓國的演藝表演模式幾乎是模仿日本而成,雖然發展初期曾受抨擊不少,指其缺乏創意、抄襲橋段,可是一直發展下來,韓國的娛樂節目已經完完全全代表著她們的國家與民族,成為影響亞洲地區流行文化的又一指標。

從韓國的起步歷程再回看澳門,澳門的電視娛樂發展又有否覓得她的參考對象?誠然在數年間,澳廣視已經策劃如清談、音樂、專題、社會時事等綜藝節目,成功地讓節目變得多元化,再不是過往的「新聞台」,可是對於習慣港式電視台節目的澳門觀眾,能夠量產具吸引力的電視劇集,方能稱作「成功」的電視台。刻下澳門並不缺乏幕前藝人,好些曾在台灣、香港等地發展的歌手藝人亦已陸續回澳發展,加上澳門仍處於正增長的經濟收益,政府相信亦會樂於大潑金錢,()資助澳廣視有更多元化的發展。且說娛樂事業不應渉談政治,所以就算澳廣視新近轉換了領導班子,但亦不應對娛樂節目製作有所阻礙,「澳門便是與別不同」,但總不應特別至如斯程度,長年運作一個沒有劇集的電視台吧?


: 沓靖 | MCSPA會員

2014年2月13日 星期四

淺論賀歲片《賭城風雲》

  電視台為了催谷自家有份合拍的賀歲電影票房,儲心積累在周末連環重播系列《賭神》舊作,至少亦成功吸引我與家人購票入場欣賞周潤發及謝霆鋒的新作。

  之前一直在猶豫,今個新年賀歲片之中,要權衡找到一部適合家人觀看的港產片,好像有點難度!先說《六星報喜》這系統的電影拍得太爛,而且劇情分散在「眾星」身上,攏合有困難,胡亂湊趣嬉笑一番尚可,認真視之為一體則難,完全無期望可言。

  另一部《金雞SSS》與家中長輩看略嫌有點欠莊重,至於那投資鉅大的3D電影,為免長輩看得頭暈眼花,亦早已被剔出我的選擇範圍,計來計去,還是讓家人看看他們熟悉的發哥和霆鋒最有把握。

  難得今次發哥走出了過去的「賭神」的規範,開宗明義是一名職的賭徒,用上魔術、神偷、甚至不惜動手術來達到所謂的「高超賭術」境界,應了他所說的:「你估我係神仙呀?」

  劇情以賭及非法資金為主軸,在中港澳三地串連,枝葉豐富但仍相當歸一有層次,能夠用很簡單的手法交待故事背景和情節。例如開場不久一場對付黑道中人的安排,盡顯出謝霆鋒、許紹雄及杜汶澤的智謀、勇氣及身手,繼而鋪陳出伍允龍與他們的家人關係,連串的伏筆看來輕描淡寫,不過對之後的劇情推進有很大的幫助。

  這部中港合資的電影主題當然要正面,然而夾雜的打鬥和性感亦不時為觀眾帶來刺激快感。謝霆鋒論到真功夫可能不及張晉和伍允龍,但整體的拳腳打鬥仍然是動感十足。謝霆雖然在海報及宣傳上與發哥平起平坐,但論到演出的吸引力,年近花甲的周潤發仍然魅力沒法擋,甚至在戲中他可以吸引到景甜和吳辰君二人。提到吳辰君,昔日的嬌美女神近年轉戰內地電視劇,加上去年與內地公安之子結婚,還以為難以再見到她在大銀幕上的風采,今次在《賭城風雲》雖然只是一名配角,但亦有亮眼鏡頭,證明「風華正茂」。

  無論周潤發是「賭神」?還是劇中的無敵賭王石一堅,演起來能夠做到入型入格,揮灑自如,可能就是許紹雄一人。內地演員高虎的冷浚風格不錯,然而有感內地太多相類似的演員,那怕是陳道明或胡軍,都可以演得此類角色。

  當然,在賀歲片中要帶來歡笑,此劇中的杜汶澤便擔此重任,或者他的插科打諢與其他角色未必咬弦,變相有點不倫不類,幸好他的戲份不太多,仍可以做到綠葉的作用。   

  文: 徐薏 | MCSPA會員

2014年2月6日 星期四

困局

  新一屆澳門文學獎終於揭曉了,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等組別的獎項已是名花有主,而且是屆的戲劇類更是冠亞季軍及優異獎滿員,對於正鬧劇本荒的本地劇場而言,是值得慶賀之事。

  除冠軍得主外,亞軍以至優異獎的得獎者,大部份均曾是澳門文化中心舉辦的「一個劇本的誕生」工作、以及澳門華文劇戲學會舉辦的劇本研習坊學員,個別更是本地劇場的活躍份子,乃至澳門演藝學院戲劇學校的學生,雖然澳門文學獎的主辦單位尚未將有關作品輯刊成書,但至少說明「成功無捷徑」,得獎者透過他們各自不同的自身經驗和學習,終於獲得專業評審的認同,當中的成功感想必比獲獎的名銜更來得珍貴。對於曾獲得澳門文學獎的得獎劇本,坊間早已大力鼓吹將之搬上舞台,然而卻未見幾何,筆者深感此乃本地劇場界仍未能聯手突破困局之境況。

  要能呈現於觀眾跟前的劇作,一劇之本固然重要,導演、演員、佈景、音樂、道具等,也絕非紙上談兵的空談,導演能否具有足夠功力將劇本呈現? 演員對原創劇本的演繹能有多透徹? 劇本的可呈現性能夠讓舞台設計師掌握嗎? 要在字裡行間表現人性、社會情懷,可以藉著作者的妙筆生花達成,可是要諦造一齣打動人心的舞台劇作,特別對於從未曾搬上舞台,也沒有前作可供參考的原創作品而言,本地能有如此勇氣和能力的藝團嗎?

  事實上,資深劇團總愛選用經典、近代名作,或是將經典改編,蓋因觀眾已有牢不可破的信心,藝團無論是原版照搬,或是完全顛覆,在受眾的層面上已有一個底數,不同的導演對經典有它的不同詮釋,既不存有對錯,也談不上技術之高底,自是立於不敗之地吧。相比要起用原創作品,本地實有不少藝團是願意採用的,但大部份均是一些經驗尚淺的年青藝團吧,要面對他們的實戰經驗不足,對文本的理解常有缺失,因而呈現於舞台上的作品多流於表面化,這是觀眾需要現對的殘酷現實。而此類小劇團的經費有限,要申請資助亦礙於經驗有限而批資助較少, 故此當然無法花費太多邀聘資深演員,或是藉著其他週邊事物以協助將劇作做得更好。

  漸趨產業化的本地戲劇未來是一道無法阻擋的發展方向,所以「票房」亦將會成為日後判定藝團和演出是否成功的一項標準,這又將能有甚麼理由,可以讓這些被冠以獎項的原創劇本,冒著可能虧本的風險呈現於舞台上? 依靠的是著名導演? 資深演員? 或是首屈一指的專業製作團隊? 如是這般,劇本的素質又應該排在甚麼位置? 又是否真的可以為了「推動本地藝術文化」,便說服政府部門不問其由、不用考慮市場因素而大洒金錢,將之成戲?

  筆者倒有奇想,本地藝團數以百計,劇場專業人士不計其數,能否為此拋開門戶之見,貢獻各自擁有的精英份子,來幫助這些劇本使其成戲? 既是高呼為本地藝術發展而努力的大家啊,不獲政府資助便無計可施了嗎? 就算輸了口碑,也是贏得了團結之貌,而最大的得著是,刻下這個困局,再無須由政府部門帶頭打出缺口了。

  文: 沓靖 | MCSPA會員


2014年1月30日 星期四

閱『「中學生藝評寫作計劃」學生藝評選輯』有感

  新近收到一冊有趣的書刊,乃屬於澳門演藝評論協會去年走訪澳門四所中學舉行藝評講座後,收集學生藝評文章而成的選輯,全書雖然只有薄薄的五十版,卻是意義重大,而且趣味盍然。

  在專業與非專業評論仍在無止境地討論時,莘莘學子卻是毫不修飾地,寫出了他們對於藝術演出的感受和意見。被點評的演出計有莎劇經典改編《冬天的故事》、本地原創詩意作品《影落此城》、近代德國原創劇《金龍》及現代舞《追.尋》。不諱言上述個別節目,對於鮮有接觸表演藝術的中學生來說,是甚為艱澀的,可是從他們的藝評文章中,卻可以獲得更為直觀的普遍意見。「看不懂」、「不明所以」等,並非完全顯示學生們的觀演水平問題,而是反映了評論時需要準備的內容,這也是對於想要在觀演後獲得更多的觀眾而言,共同需要知道東西── 資料搜集、個人觀演經驗及生活經驗等,都是如何把感受轉化為評論的要訣,也是讓觀眾可以「讀懂」演出的不二法門(對於只求在演出中獲得娛樂、刺激與消閒的觀眾,筆者明白「懂」的意義您所需要的)。世上並不存有天賦而成的藝評人,然而後天的適當培養和配合,卻是可以讓偉大的藝評人得以出現,本地的表演節目五花八門、檔次繁密(甚至太密了),演出場地鄰近,交通便利,是次澳門演藝評論協會發揮了連線的功能,讓上述的天時、地利都合了起來,成為一片讓有志藝評撰文者可充分發揮其努力的土壤,人和如何? 簡言之便是「參與」吧?

  讓筆者最感有趣的是潘嘉嘉對《影落此城》的評論文章,詩意化的《影落此城》並不容易讓生活經驗不多的學生所能弄懂,但從潘嘉嘉的文章中,她著實有用心留意《影落此城》的每個段落、每個細節,從現場的燈光,以至擲出紙飛機的動作,她的文筆裡沒有華麗的詞措,可是真摰的感受和直觀的描述,使讀者仿如置身其中。她所感受的不安、難過、害怕等,或者並非創作者想要觀眾獲得的,但這不正是可讓創作者自審其演出,在日後的重演中得以去蕪荐菁的寶貴參考意見嗎? 筆者感到欣慰的更是潘嘉嘉在文章尾句的坦誠:「這是一次難忘的經驗,讓我了解到藝術的另一面,使我日後也會對更多表演感到興趣」。在憂慮本地觀眾群的過度狹窄下,這段文字使筆者見到一棵充滿希望的幼苗,已經栽種於關注本地藝術發展的土壤,然而要扶助它的茁壯成長,對於牽涉所有關於藝術表演的團隊或個人而言,實是責無旁貸啊!

  文: 沓靖 | MCSPA會員

2014年1月23日 星期四

濃縮後的韓劇

  「橋唔怕舊,最緊要受」,借用此廣東話順口溜形容電影《被偷走的那五年》最是貼切不過,失憶、絕症、背叛、友情、愛情、生死抉擇,共冶一爐,與眾友人一起觀看這部電影光碟,劇終時友人如釋重負的吐出一句:「好一部把四十集韓式愛情電視劇濃縮而成的片子!」真教我哭笑不得。

  影片講述失憶女子何蔓(白百何飾)要尋叵消失於記憶裡的五年,以及與丈夫謝宇(張孝全飾)離婚的真相,及至真相大白,二人冰釋前嫌之際,何蔓卻患上腦退化症,為了那萬分之一的可能性,何蔓任性地動了腦手術卻換來全身癱瘓,謝宇在愛與痛之邊緣,與妻子共同為解脫與否作出抉擇。

  片初的懸念舖設甚為亮麗,何蔓對失憶事件感到無力,決心要追查到底,可是導演(黃真真)未有將之好好利用,並直接將之賦予何蔓在往後胡作莽為的藉口,她再度闖入謝宇的生活,謝宇又是輕易地原諒了妻子的背叛,接受並協助她重返公司,此等劇情均看得人摸不著頭腦。後半段在醫院的劇情,更令人感到是為催淚而無所不用其技,合理性已經一概拋諸腦後,對於感性的消費觀眾而言,不連貫卻每段設下哭點的手法,自是好評,然而想要弄懂影片的情理、想要好好接受一個讓人惋惜的愛情悲劇,也許觀眾們需要將他們的思考高度大幅下調,方可能將其咒罵聲減少。

  影帝張孝全的演技揮洒自如,對「愛妻」的無能為力而洒下的淚水,看得堂堂男子也要動容,相比白百何近乎「公主病」的無病呻吟,直教人為張孝全感到不值,作為商業賣埠掛帥的《被》,俊男美女的配搭實是無可厚非,可是男女主角的差距太多,加上片中角色的性格模糊、事件缺乏說服力,每每在「起、承、轉、合」的轉位便用上「意外」來輕鬆扭過,讓劇情的發展變得甚是牽強。

  筆者認同友人所言,《被》是韓式愛情電視劇的濃縮版,只是電視連續劇有十數小時讓主要角色得以被豐富,讓劇情的推進合理化,觀眾自會跟隨著故事的發展追看下去。在不足兩小時的電影裡,想要達到上述效果的成功例子並非罕見,主要是考驗導演的功力而已,筆者並不質疑黃真真擁有的實力,但在《被》中卻無法看見一份認真,更多的是七拼八湊的商業包裝和速食手法,縱使累積票房達一億四千八百萬人民幣,讓《被》可以套上「成功」之名,筆者卻不禁疑惑,這是能說服大眾認同這是一部好電影的理由嗎?


  : 沓靖 | MCSPA會員

2014年1月16日 星期四

末世未至已孤寂

  上週五晚電視台重播了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的舊作: 《我是傳奇》(: I am Legend),尤記得首次是於本地戲院觀看的,當時只覺得它只是嘩眾取寵的喪屍電影,事隔數年的重看,隨著年長與社會經驗的累積,方感受到到主角在空無一人的紐約市中,貌似瀟洒地駕駛跑車追殺野鹿,展現的不是英雄殺敵的氣魄,更多的是無比痛苦的孤獨。

  劇情講述科學家重組病毒基因,成功治癒了不治的癌症,但卻控制不了病毒的變種,最終成為能於空氣傳染的殺人病毒。全球百分之九十的人口滅絕,餘下百分之十的人類變成了兇殘成性的活死人......身為美軍上校兼負免疫能力的史密斯,與能抗免病毒的愛犬「小珊」,決心留守紐約,致力研究能解救病毒的血清。終於,小珊於一次陷阱裡犧牲,史密斯痛失友伴,心灰意冷,決心求死,卻巧被仍存世間的安娜(艾莉絲寶嘉)與伊森(查理他罕)所救。一番順應天命的對話,史密斯憶起愛女的囑咐,終明白自身的存在意義,與活死人同歸於盡,臨終前將解毒血清交予安娜,托付交予仍生存在世上某處的營地科學家,史密斯捨身成仁之舉,成為傳奇。
  
  無可避免的美式雄主義,讓美國國旗多番飄揚於影片中,然而電影內的空城、活死人等特技,仍是讓觀眾賞心悅目,緊扣的剪接技巧,營造攝人的壓迫感;以悲慘的往事回憶,交待史密斯每晚的睡不安寢,也是跳越地讓觀眾了解故事前因,讓史密斯的遭遇更讓人同情。史密斯演活了獨自在廢墟似的紐約生活了三年,形成性格的分裂、空想與孤獨,教人惋惜之餘,可憐之情更甚。惟劇情中並未交代安娜的來由與背景,順應天命式的督信上帝安排,難免讓沒有宗教信仰的觀眾感到質疑,更像是美式宗教的傳道影片。此外,史密斯忽爾明瞭「上帝的安排」,正是快閃一念間,傳統荷里活電影的「英雄犧牲,挽救全球」的老橋段,史密斯之死,亦顯得有點牽強。

  若說是一套示警影片,觀眾不難明白人類擅自改變世界所可能帶來的厄運,但難眼前危機與未世末來之間的選擇,任重而道遠之舉,也許要真的留待世上只餘一人,才會有勇氣達成的一刻嗎? 只是散溢於全片的孤寂感,卻不只於末世才會存於人心,它是隱隱地敲響著觀眾的心裡,每天只會與冰冷的手機對話的現代人們,可曾與史密斯一樣,在面對活生生的人前,不懂言語? 在夜深人靜的家裡,又可會感到像末世般的孤寂?


  文: 沓靖 | MCSPA會員

2014年1月9日 星期四

短評「二零一三馬交影藝新思維」短片作品

由望德堂區創意產業促進會、生產力中心合辦的「馬交影藝新思維」課程已經踏入第二年,是次冠以「進階」之名,並以「貴精不貴多」的原則收生,最後的六組學員分別於永樂戲院二院上映了他們的畢業作品,筆者遺憾未能觀畢所有影片,惟對當中四部作品短評一二。

《無聲勝有聲》講述自閉兒的單親家庭,母親承受生活與照顧兒子的兩方壓力,母親最終面對現實,將兒子交予特殊教育學校,終獲愛兒喚叫一聲「媽媽」。貼近生活的題材應是最容易打動人心,可是導演未有適度放大兒子的自閉症問題對家庭的困擾,反倒集中描述母親的生活問題,這本並無不妥,可是從家居情況、生活習慣、憐舍與朋友的反應等均過於平淡,也未見有甚大困難,這是難以映襯母親在現實生活中受壓下的心理狀態;在尾段部份以兒子的喚叫作為結束原是溫馨感人,可是卻與片名唱出反調,既是兒子的「有聲」讓母親樂開懷,這又何解「無聲勝有聲」?

《憐居》同是取材於生活,講述男護士(曾韋迪飾)對鄰居家庭暴力的反應。活躍於幕前的曾違迪演來是輕而易舉,可是劇本對男護士的描寫甚為模糊,既未見其滿腔正義,而受虐女鄰居躲於其家中時,二人的態度亦甚為隱晦,可算是浪費了曾韋迪的演技;此外,該片想要表達男護士覺得同居可憐的感受?或是藉此呼籲珍惜家庭的可貴? 這是教人迷糊的。雖然影片的首尾均有對離家與回家作出了呼應,但只有曾韋迪藉著與母親通話的短短數語,對於一直跟著劇情發展的觀眾而言,又變得難以切入編劇真正的主題。

1441》的題材是有趣的,能讓時間停頓一分鐘、讓每天多了一份鐘,並透過男女的相遇,讓這一分鐘表現愛情、親情與理想。可是劇情編排混亂,所含的分段內容較多且未能妥善交錯安排,每每要依賴角色在每段劇情的尾末,以對白交代因由和結果,這是讓觀眾感到沉悶的。也許這是一個更適宜用於小說的題材,然而在視覺先決的電影裡,無變化而重覆的影像配以過長的對白,是為敗筆。

《傻是我》是輕鬆而題材深遠的故事,正常人眼中的傻子,真的可以判斷傻子的行為是無知嗎? 《傻》中主角雖然由始至終都沒有點出他的智商問題,但透過童年好友的靈巧、女護士的正義、養父、同事等,已能成功地表現主角的問題,乃至最終主角因為保護屍體而死,將器官捐贈予恥笑他的病人,種種情節都由周邊角色反映出來,既讓觀眾的想像空間得以展開,也擺脫了自說自話的角色塑造,實屬編劇高明之處。


: 沓靖 | MCSPA會員

2014年1月2日 星期四

評論一三

  本文刊載之日,應為二零一四年之依始,也正是回顧二零一三年本地藝()文發展的最佳時機。

  本地藝團一直依重政府部門的資助作為營運的基礎,因而在文化局大力倡導文創及藝術發展的方向下,電影、戲劇、以至被高調唱好於二零一四裡大力推動的流行音樂類別,在近數年間均有「蓬勃」發展;單從產量而言,與過往相比已是幾何級數的增長,主因是更多的藝術行政人員被培養了、演出場地(小型)紛紛成立了、申領資助及批覆的金額亦有所調升,在依重金錢打造一切的世界裡,這正是推動和活躍個別藝術界別的最好養份,也是商業與藝術失衡的悲哀。

  在走出票房與賣座的討論中,筆者卻見藝術評論的一塊,竟未有伴隨發展起來?觀其原因,除藝評一項並不主要涉及金錢資助而發展外,撰寫藝評者要培養和堅持的難度,往往要比表演藝術工作者更高,這也是本地藝評未有被發展起來的原因。

  本地至今仍未見有全職評論人,蓋因單靠文字撰寫,豈能安妻活兒? 所認識的藝評人中,絕大部份均有賴以維生的社會職業;而評論文章必須透過觀察、深思、再透過文字反饋予大眾,因此藝評人便要適度抽出私人時間走進藝術活動,藉著觀演、接觸藝術發展、參與製作等等,方能找到可評論的對象,乃至發掘值得撰寫的評論文字。可是,自二零零七年有澳門文化中心舉辦的藝評工作坊後,催生了「澳門演藝評論協會」,坊間便只有「澳門劇場文化學會」自資式的透過與劇團合作、或是藉著個別大型演藝活動如澳門藝術節、藝穗節等,組織有興趣參與的藝評人,透過觀演後發表評論及進行研討會,此外的藝評活動,可謂零星落索。

  綜觀二零一三年裡,藝評文章的數量未見明顯增長,撰寫評論新鮮面孔亦是減少,相比數量日漸增加的演藝活動,此乃甚為怪異的現象,是因為演藝活動的素質下降,所以藝評人不屑撰文? 或是因為藝評人參與藝術活動的比例已經大幅下降? 筆者相信後者是較為主要的原因。

  評論獨到之處,有賴撰文者要不斷汲取相關知識,也要具有相當的生活體驗,以及最重要的「多觀、多思考、多動筆、多發表」,方能讓評論文章越見精僻。而此等種種,都必須要求撰文者對參與藝術評論的一份堅持,透過不斷的磨練,逐漸培養自己(和文章)成為言之有物、對本地藝術發展歷史的一份寶貴記錄。然而筆者的記憶所及,在過去的二零一三年裡,不少精彩的戲劇類節目上演了,卻是不見片言隻字,甚憾。


  文: 沓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