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30日 星期四

以貌取人

  以往談起「黏土動畫」總會聯想起活躍磞跳的卡通人物,可是電影《Anomalisa(港譯《不正常麗莎》)卻將這份刻板印象完全推翻了!一部足有九十分鐘的定格動畫,探討一個在生活中陷入各種危機的中年男性在當下的虛妄與不安,當中的真實感和層次感,絕對不低於真人拍攝的電影作品,難怪此片曾奪下了第七十二屆威尼斯影展的評審團大獎,更獲得了第七十三屆金球獎的最佳動畫片的提名。

  故事講述主人翁米高(Michael)是一名成功的作者,並應邀到一間酒店進行演講,在正式演講前的一晚,米高再次聯絡拋棄了的前女友貝拉(Bela),但原來只為索求性關係,米高被貝拉指罵後便遇上以長髮遮面、臉有傷疤的麗莎(Lisa),因為麗莎對米高名氣的仰慕、米高也解讀麗莎的舉止以為是向自己含羞愛戀的暗示,二人終於發生了性關係,但是一夕纏綿後,米高內心對人際的恐懼再次浮現,甚至影響他在演講會上一反常態,米高終於重蹈當年對貝拉的舉措,不辭而別地拋棄了麗莎。

  兼任編劇和導演的查理.考夫曼(Charlie Kaufman)在這個現實得接近悲哀的故事裡,也巧妙地透過聲音和畫面,加強了觀眾關注米高和麗莎的關係,並突顯了米高內心一種瀕臨崩潰的思緒。除了麗莎的聲音是女聲外,其餘包括貝拉、酒吧女侍應、麗莎的閏密、米高太太等都是用男聲配音,事實上該男聲亦是配上全片除男女主角以外所有角色的聲音,而人物的面容亦然,相同的面孔使影片的壓迫感令人窒息。當觀眾代入米高的身份時,輕易能感受到在米高的內心裡,是一種自我封閉從而讓自己感到安全的逃避心態,米高眼中所有的人臉、耳朵所接受到的聲音,全部都是同等的冷漠,不帶一絲情感,導致米高在遇見麗莎的一刻,因為一份純粹的個人感受而確認自己喜歡了麗莎,可是在晨光之下,米高再次驚覺根本無法逃離那一個由自己建構起來的可怕現實世界,麗莎的面容逐漸變得模糊、聲音忽男忽女,米高口裡雖說要離婚及與麗莎共偕白首,電影最後卻是以米高一家的生活日常作為了尾聲。

  電影的虛幻世界讓觀眾可以短暫逃離現實,動畫影片更是可以大肆地創造更多的不可能,《Anomalisa》偏偏以真實的手法來揭示都市人的恐懼和懦弱,影片以麗莎臉容上的「不正常」譏諷群眾埋於心坎裡的扭曲慾望,明理而善良的麗莎對米高的怯懦是完全地理解,可是表面正經八拜的米高才是徹底的不正常者,「以貌取人」的貶解在《Anomalisa》中完全被展現出來,不由得讚嘆編導的手法高明,卻不知會讓多少座上「君子」感到汗顏呢?

  文沓靖

2016年6月23日 星期四

純粹的《紅》

  要不是有多位前輩在臉書上極力推介,可能我也會因此錯過了欣賞由生活舞蹈工作室出品的紀錄劇場演出《紅》。畢竟內裡有太多事先張揚的元素──舞蹈、中國、歷史、文化大革命和樣板戲,碰上現時流行消費主義過盛、將政治炒作和矮化中國視作淘金產品的必要條件,我實在對《紅》有所卻步。抱著戰戰競競的心情進場,隨著舞段的推演,竟是逐漸把我帶到探討藝術本質、叩問歷史、思考當下的宏大課題,怪不得把周凡夫和林玉鳳也能拉上作為演前導賞的講者,足見《紅》的魅力絕非等閒。

  來自不同背景的劉祝英、江帆、李新民、文慧等四位表演者,以錄像採訪多位曾經參加和關聯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的人士,加入舞台上表演者的現身說法和解釋,就算觀眾不曾經歷那個荒唐的歲月,也能夠在一百四十分鐘的演出中,感受到政治統管一切、連文化藝術也被統治階級操控的社會裡,當年的人與事是怎樣去運作,及為何那絲絲傷痛至今還深藏在當代中國社會裡,及正朝著兩極化的方向發展──殘存與消亡。


  在觀演的過程中,我極力去抗衡單向的敵對情緒,整個文化大革命活動固然並無任何可供護航的理由,可是錄像中有一段挺值得深思的說話,大意是對於一場公認為錯誤的社會運動,當然無法對當中的極端意識形態作出肯定,可是如《紅色娘子軍》的樣板戲演出,它其實亦包含著代表時代和歷史的藝術成份,因此絕不能簡單地將之消滅和抹殺它的存在價值。在舞者江帆的個人舞段中,對受訪者的以上論調作出了實證,她以行動比對了舞蹈發展在中國的變化、讓觀眾賞析了《紅色娘子軍》裡與西方芭蕾混合後的特色。在演後座談中,曾是昆明市歌舞團舞蹈員的劉祝英在談及有關《紅色娘子軍》的感受時,至今仍然難以釋清複雜的情緒,可見那已經超出了單純的舞蹈與政治的關係,對於親身經歷那個年代的人而言,歷史已經進入了他們的體內,製作單位也藉著「身體」這個豐富的歷史檔案館,就好比劉祝英在《紅》的參與中,她讓過去的歷史和記憶得以延續,更成為了當代人文和藝術發展的一個參照,文化藝術不應因為社會發展或政治環境而被莽然割斷及扭曲,它是一種對歷史的純粹刻錄,並讓後世的接收者得以對這些痕跡作出反思。

  文沓靖

2016年6月16日 星期四

《澳門舞團營運生態及發展策略研討會》後記(二)

  缺乏統一的發展方向,確實是當前澳門舞蹈發展的一大障礙。相對於民間舞團而言,擁有較多資源的澳門演藝學院舞蹈學校在受制於政府架構之下,蹤有偉大願景亦是難以拓展,現時更流於成為一所舞蹈職中學校,不斷地培育幼苗,又同時看著幼苗在現實的風雨中被壓毀;個別有舞蹈家帶領的舞團,憑藉個人的人脈和專業造詣,總能在界別裡保留一席位,但要為維持舞團的生存卻難以兼顧開展其他方面的培育工作;舞蹈流派的壁疊分明亦是澳門眾多舞團之間的鴻溝,「各家自掃門前雪」、「啞子吃黃蓮」的自憐心態讓彼此交流甚少⋯⋯與會者都點出了需要改變現狀、共同發展的願望,但究竟應該從何入手,似乎卻沒有一個共識。

  承接著資源共享的理念,現正流行「孵化中心」一類的藝術集結空間,是否可以成為其中一個讓澳門舞蹈得以發展的機會?澳門現時有透過政府或商界的支持,重新規劃工廠大廈或設施,透過低廉的租金來提供創作和工作空間予藝術家,一方面使藝術家擁有相對安定的創作環境,而藝術家的集結亦有助促進互相交流和合作以締造更多可能性。澳門並不缺少舞蹈家,但刻下的境況是舞蹈家必須要擁有一個社團才能較容易獲得資源(關於社團與影響力的關係,以致有可能在尋求資助上發生的種種現象,有機會將另篇再談),因此舞蹈家要組辦團體、策展活動等已經消磨了不少創作時間和心力,那又何來有空去思考提升作品的藝術含量?現屆澳門政府正是陸續收回閒置土地,用作興建公共及經濟型房屋以滿足市民大眾的訴求,何不考慮在上述地點建造綜合藝術培訓中心、或是將公共房屋的社區服務層撥出一部份空間,用作將離散於澳門各處的舞蹈家集合起來?屆時政府資源得以集中運作,更能使受眾的名額增加,相信也可見更容易創造出成果,對於講求績效的特區政府來說,雙贏的局面不是更好嗎?

  對於相對力量微薄的澳門舞蹈界別來說,「團結」可能是先讓界別自強起來的根本源頭。在琳瑯滿目的藝術社團名號下,冠有「總會」之名的團體往往卻並不代表它是界別內真正得到認受的代表,更多的只是反映它與政府擁有的歷史關係,然而隨著人文素質的不斷提高,獨大的領導再無法發揮影響力了,潛在的對抗反而正在默默地形成。既然個別團體再無法獲得絕大多數的界別人士繼續支持,為何不首先一步自發組成如「發展小組」等關注組織,透過取得業內代表的充分溝通和交流,將最終的共識化為可向政府表達訴求的力量,相信在取得資源以用於真正有利推動澳門舞蹈發展的項目上,會更具有說服力和認受性。

  文: 沓靖

2016年6月9日 星期四

《澳門舞團營運生態及發展策略研討會》後記(一)

澳門新生代青年會在上月底舉行了名為《澳門舞團營運生態及發展策略研討會》,分別有來自澳門各類舞團的負責人或代表、活動策展/文化策劃人及藝評人等參與,是近年少見屬於非官辦的舞蹈類研討會,而且主題亦甚是值得關注。在似乎是傾斜發展的澳門藝術裡,電影、音樂、戲劇、繪畫在近年間都獲得一定推動力,可是舞蹈卻仍是流於小眾欣賞的範疇裡,且先勿論如何將舞蹈成為「行業」,就算是維持舞團的營運也足夠讓負責人廢煞思量。究竟當中出現了甚麼樣的問題?澳門的舞蹈又該可以如何談上發展?

從主持謝嘉豪的簡報所見,在二零一五年裡有關舞蹈的演出數目初步統計竟然少於六十個,當中已經包括海外舞團的來澳演出及未計算街舞團體的活動,而且演出日期多集中在政府發放資助後或年底,反映對單一資助的依賴性極強,必定談不上蓬勃發展,甚至乎有萎縮的現象,更令筆者感到詫異的是,與會者對此數字竟然沒有表現出太大的反應,究竟是因為理所當然?還是原因彼此心中有數?供求關係在舞團與觀眾之間就好比「先有雞,還是有蛋」的關係,是因為觀眾群的不足,以致舞團產出的節目數量受到限制?抑或是舞團由於金錢、人材、設施、場地或其他因素而無法維持恆常發表作品,而令到觀眾流失到觀賞其他藝術表演節目?與會者對此各意見不一,有指觀眾質素尚待提升,亦有支持要優先擴大觀眾群,往後再著手優化觀眾質素……有舞團負責人卻指出,舞團是否敢於在未確定(金錢)資源的情況下推出節目,有可能是更具決定性的原因,筆者對此是深表認同。

以現時澳門的社會和藝文環境,市民(觀眾)對欣賞藝術類節目不乏眾多的選擇,而且並非無人問津,就從官辦的藝術節舞蹈節目,以至民間舞團某些具口碑的演出,滿座的情況時有出現;但對於一些演出資歷相對較淺的舞團而言,便只能存活在過份倚重官方資源的畸型環境裡,只要仍未收到資助單位的批資回覆,就算對構思中的節目有多強的信心,也不會任意莾行,如果舞團先行搬演了作品,最後卻資助不足或不獲批准,舞團便要完全承擔所有的製作費用。試問在澳門這個演出場地匱乏的小地方,而場地是絕對地限制了觀眾人數和演出場次,使得絕大部份的藝術演出根本無法達致收支平衡。由此不難理解,現時在澳門依然能夠「健康」地營運的舞團,太多數都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要不是負責人可以獨力支持,便是舞團有它自身經營的經濟業務,「先演出,後求資」的膽量也由此而生,但是寥寥可數的個別單位,又怎能夠長久提供澳門舞蹈的發展養份?

正當無力感不斷在研討會中漫延時,有與會者提出「資源共享」的概念,謂單一表演者雖然要考慮演出質素而無法兼顧眾多友團的邀請,但團體的硬件設備卻是可為資源相對貧乏的單位提供協助,由此令更多的空間和時間得以善用,更即場表示願意向現場人士提供。坦白說,經常都有聽到社團或人士高呼倡議善用資源的聲音,但願意確實伸出緩手又有幾個?就是這種團結互助的態度和行徑,縱使刻下的舞團營運生態仍然艱苦,但相信只要能夠再堅持一些日子,讓這種同舟共濟的理念繼續感染更多人,至少人和也著了先機,而天時及地利的機會只是時候的早晚而已。


: 沓靖

2016年6月2日 星期四

《見習冇限耆》的正能量

  比對內地、 台灣與香港分別為電影《The Intern》的中文譯名,香港的粵式意譯《見習冇限耆》可謂為俏為妙,雖然沒有太強烈地反映「實習生」的意味,但短短的五個字便把羅拔迪尼路飾演的角色形象活靈活現起來,也是與這部輕喜劇的味道甚為搭配。退休的鰥夫班(羅拔迪尼路飾)被聘用於茱兒(海瑟薇飾)的網購公司及擔任實習生,對於不擅處理人際關係和生活規律的茱兒而言,班以他善良和睿智的人生經驗,漸逐獲得茱兒的信任,更以亦師亦友的身份協助茱兒的人生重返正軌,全片節奏輕鬆明快,訊息正面,是近年少見起用著名演員的優秀電影小品。

  編劇南西梅爾斯擅長撰寫男女情感的故事,十年前紅極一時的《變愛沒有假期》(The Holiday)亦是出自她的手筆。《見習冇限耆》雖然以星級演員羅拔迪尼路壓陣,但卻並非以其為主線,反而是藉著班對身邊各人及事件的介入,再從其視角去逐一調和及化解衝突,尤其是集中於女主角茱兒的家庭和工作方面,譬如面對丈夫的外遇問題、公司轉換管理層、與下屬員工的相處等等,藉著班每每輕描淡寫的意見,雖然由始至終都沒有親手介入,但亦足以影響茱兒重新思考當前的問題及作出了當下正確的決定。從中不難察覺編劇的用心,希望觀眾能夠明白在個人遇上困境或難題時,能夠去克服和解決的人其實只有自己,而當我們經常猶疑於困難之前時,不妨敞開心扉與親朋好友交流和分享,亦是最直接獲得支持和鼓勵的方法,縱使未必每次都能即時找出解決辦法,但是又有甚麼比堅定不移的意志更能面對逆境?

翻譯為《見習冇限耆》的電影名字,其實也正與電影宣傳海報的標語兩相呼應──「經驗永不過時」(Experience never gets old),不就是向時下的年輕人幽了一默嗎?或者計算機、公事包、手帕等已非現代辦公室的必需品,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亦逐漸被沉默不語的文字傳息和電子郵件所代替,但這均只是達到目標的方式不同而已,人與人之間依然需要雙向的溝通、電腦和科技產品還是依賴人為的操作、面對何其艱巨的困難也好,始終無法擺脫「太陽底下無新事」的定律。也就是說,當前的困境必然曾經被解決過,所欠的只是我們有否掌握足夠的經驗和恰當的方法。有說現在已經不需要老師了,因為在互聯網搜尋器的「谷歌」(Google)中必然能夠找到答案,可是細心一想,所找到的答案還不是某某的經驗記錄,只是我們都忽略了如何運用這些經驗,才是最需要尋求學習和掌握的技能,所謂「用得其法」,可能也是編劇在《見習冇限耆》內最想讓觀眾獲得的訊息吧。

: 沓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