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船廠》在本年七月份的開演時已有劇評人點出了戶外演出的問題,今次返回鏡框舞台,正是一次「空間的改變對空間設計所產生效果差異」的實驗,雖然筆者未有機會欣賞較早前的戶外版本,但單純以演藝學院禮堂的演出效果所見,相信室內環境對《漂流船廠》的演出只會有利無害,事實上故事內容和發展脈絡亦沒有需要依賴戶外環境演出的必要性,如果只為滿足要在社區環境表演,在無需要太多的燈光要求下,如果移師至各個民生社區會堂或社團聚會地址等,應該與在演藝學院禮堂的效果沒有太大的落差。
故事圍繞著陳智斌飾演的船匠生活軼事再加以發揮,陳世平擔演說書人並以亦敘亦演的方式帶動劇情,令觀眾的焦點獲得引導,從而有設計地輻射向多方面,包括船師最初入行時的傳統師徒關係、六十年代造船業的黃金年代、船匠與漁民締結的甜美婚姻、未敢宣之於口的父子情、以及對船廠被清拆的雜複情感等。要處理以上甚多的資料,導演莫家豪選擇了以船匠為中心、由龔嘉敏、黃穎駿和梁展鴻等飾演各個不同時期的人物角色,呈現當年的大小事件,務求將訊息清淅傳遞給觀眾,而結果也是相當成功的。
由於安排了說書人的角色,所以各個章節(船匠的回憶片段)的交接是較容易處理的,經過陳世平的敲鐘或是朗讀章節的標題,故事便迅即轉入,分拆所成的各個片段在詮釋上都見盡量顯淺易明,符合了向觀眾傳遞造船業資訊的功能,編劇陳巧蓉在前半段的敘事內容都偏向輕鬆惹笑,直至父子情的劇段開始,人物情感逐漸走進得更貼近內心,譬如船匠雖然不懂表達對兒子的關愛,但是一聲輕斥、一句教晦,足以傳神地表現船匠亦有鐵漢柔情的一面,反倒是劇末目睹船廠被拆的一幕,警察與船匠對眼前事物的無力感應該可以有更多的共鳴,然而二人的情感傳遞卻略嫌含蓄,甚至處理得過份詩意。如果單靠說書人偶爾說出「造船業快將式微」作為提示,由此想要令觀眾明白船匠早已看透世情,對於船匠的心理變化還可以多加篇幅;以警察暗喻一般市民對船廠保留與否的態度亦見有趣,坊間又有多少人會在自己的社會角色上,認為應該對船廠作出保留?可是當回歸到日常的生活中,也許不是情勢必要作出取締的話,相信並沒有太多的澳門人會認為船廠是非拆不可的,畢竟需要清拆而仍然存在於澳門城區內的各式建築,隨處可見,只可惜滿以為船廠可以逃出人為的清拆決定,卻始終躲不過天意的安排罷了。
文: 沓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