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4日 星期四

交流過後

        題: 交流過後
        文: 沓靖 | 澳門演藝評論協會會員
        刊: 2010年11月4日 | 華僑報

        把二零一零年的九月稱作為本澳戲劇界的「交流月」,可謂並不為過: 先有澳門戲劇農莊與香港春天實驗劇團聯合製作的「專業藝術家交流計劃2010」,在澳門文化中心重演《喝彩》及本澳首演棟篤笑,《死佬日記》;而幾乎在同一時間,澳門文化中心主辦的「香港戲劇交流計劃」作品《彌留之際》,也藉著今年是曹禺誕辰一百周年的時刻上演。

        這三場演出,有以大眾熟悉的流行歌手張國榮、陳百強作題材的音樂劇場,以歌會友;有香港著名戲劇演員歐錦棠 以溫馨家庭趣事探討男女關係的篤棟笑;也有喻人反思「創作之火」源頭,刻劃一代戲劇大師曹禺先生在彌留之際的生平回想。究竟這三場演出在哪一方面進行了港、澳的兩地「交流”,似乎仍需觀眾努力去尋求,但這三劇確已讓本澳的觀眾感受到戲劇的嚴謹、專業與深層意義,而這在現時的本地製作而言,要達到有此效果,仍是存在一段距離和時間。

        除了《彌留之際》有本澳三位年輕人陳飛歷、譚智泉與朱靜雯,「負笈」香港話劇團並參演製作外,《喝彩》與《死佬日記》只能充其量說是戲劇觀摩,要數交流,確實無法讓我找出港、澳兩地的交流點。也是教我大感不解:演出的演出了、交流的交流了,活動過後,可有甚麼得著? 從樂天的角度出發,我想主辦單位該是想本地的觀眾,能透過多觀演非本地製作的藝術表演,藉比較來提高對表演藝術的要求,繼而對本澳的演出作更嚴格的觀賞要求吧?但是,假設觀眾的明白了,可以實際進行的下一步又該如何?

        在觀賞叫好不叫座的《彌留之際》後,讓我發現三位雖然都只是幕後的工作,但他們對於期間親身經驗他團的製作過程,並為本澳戲劇的濟後深深嘆息,及提出了「將所學的帶到本澳」的壯語,實在讓人可喜。我未敢斷言把理想實現成事實的時間,究竟需要多久,但是「知恥近乎勇,知不足而發奮求進」,這種才是主辦單位期望在交流活動後,所產生的火花吧?看上沒有感動的交流,倒不如輕輕鬆鬆跟家人吃上一頓晚餐,更讓人感到舒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