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天兒 | 澳門演藝評論協會會員
刊: 2010年11月18日 | 華僑報
澳門的粵劇演出一向較少年輕人進場觀看,第二十四屆澳門國際音樂節首度引入粵劇演出-《紫釵記》、《雙仙拜月亭》精華版粵劇。本年音樂節以 ‘吸引更多年輕人走入劇院欣賞粵劇’為目標,故由高志森任監製的粵劇,以全劇節奏明快,並保留精彩唱段的編排。唯於上半場演出的《雙仙拜月亭》,選唱了《抱恙離鸞》及《仙亭重會》,中場休息時間已是晚上十時多,與場刊資料的全場演出時間約為十時三十分,顯然與預計差多一大截。
若大標題以吸引更多年輕人走入劇院欣賞粵劇為主,當晚由澳門演藝學院戲劇學校擔任教師的本地劇場創作者,黃愛國負責設計舞台設計則相當美觀時尚。把文化中心綜合劇院呈長方形的舞台,用呈波紋形狀的台階分隔了當晚司儀的講區與演區,舞台上、下方則以中國傳統、讓人想到中國古廟的紅色木條壓邊,左、右兩側以紅色拱形木柱擺設,形成一個強烈的鏡框效果,讓視覺更為集中。舞台上方垂掛了以粗線條勾劃的中國廟頂,再配合舞台後的多媒體,充滿時尚感又不失中國傳統美,十分讚嘆。更安排了兩位年輕司儀,於演出前以及中段作出現場解說環節,不時放出笑旦,輕易地吸引年青人的注目與興趣。
要年輕人欣賞粵劇,打破‘沉悶’是一大關鍵,因劇中人物經常把內心感受一字一句唱得清清楚楚,更加上擺手功架等,可能想表達一句說話,但所花的時間也已是十數分鐘,此等情況多是 ‘沉悶’的原因。但粵劇的劇情充滿張力,仿如上半場演出《雙仙拜月亭》的《抱恙離鸞》,講述女兒對父親,以及丈夫的選擇去向,父親與女婿更各執一詞,引人入勝。唯《仙亭重會》的內心表白則較多,讓上半場合共兩小時多,令在場的青年朋友感到乏味。
粵劇裡有許多歷史人物故事,且唱詞優美,用字文雅,是了解中國歷史文化的生動教材,故此對吸引年青人進場欣賞是非常讚同,唯所需注意的是時間控制的問題,若以此場為例,《紫釵記》與《雙仙拜月亭》不安排於同一晚上演,而是分開兩場演出,那相信時間控制上相不會失去太多預算,且盡量把整場演出控制於兩小時內完成,讓青年人慢慢吸收粵劇文化,相信更有效提昇興趣,使中國濃厚的文化延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