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3日 星期四

《童年》集體回憶


        題: 《童年》集體回憶
        文: 綠衣人 | 澳門演藝評論協會會員
        刊: 2010年9月23日 | 華僑報

        《童年》是戲劇農莊2010年「黑盒劇場演出計劃」其中一個表演劇目, 8月27日至29日共演出5場,筆者於29日下午3時觀賞了一場。演出團體為香港《俳優劇場》,導演由香港話劇團的王維參與製作,演員大部分都是於2005年至2009年之間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的學生,她們用音樂、舞蹈及戲劇為觀衆帶來一次童年集體回憶,縱使演員與觀衆的年齡層各不同,但相同的是大家都走過了純真的童年時光。童年的快樂,是在長大後,當經歷過生活的磨練,才懂得欣賞及回味童年時的純真與快樂。在童年時,那會懂得什麽是快樂,只知道讀書很苦,要完成功課才能看電視是苦,要早點上床睡覺是苦,要吃飯是苦。

  整個演出游走於三個空間,第一度空間是用舞蹈展現眾人一天的忙碌生活,由早上起床開始、接著是趕上班的路途及繁忙的工作,經過一天的疲倦,眾人進入第二度空間 - 導演用倒敍方式將眾人帶回到童年,而在童年的回憶當中,除了有小時候喜歡玩的「煮飯仔」、「紙公仔」、「紅綠燈」、「卜傻瓜」等等外,還有小朋友之間不懂天高地厚的吵吵嚷嚷,雖然表演者都不是十多嵗的學生,但在服裝及化妝的配合下,演來也為肖為妙,能帶出小朋友的嬉戲氣氛。劇本為集體創作,劇情及人物構思都頗有創意,各人物的姓名使用一些產品的名稱,例如某洗頭水的牌子「潘婷」、某咳水的名稱「佩夫人」、某羊毛内衣的牌子「利工民」等,對於觀衆,這些名字並不陌生,聼來更有親切感,不期然會想起那些電視廣告,畢竟大家都是與電視一起成長,電視廣告確能讓人回憶起某個時代。少女情懷總是詩,少女心事總是離不開男女之間的無限聯想,兩場男女雙人舞帶出第三度空間 - 尋找愛情的渴望。兩位舞者其中一位正是這場表演劇目的編舞 – 劉杏兒,正如導演在演後所說,如果這個演出少了舞蹈的内容,將不知如何是好。演出由序幕一場舞開始,尾聲也是由一場舞結束,眾人穿起戰衣,繼續前進,成長路仍有很長很長。

  在演出期間,曾兩度播出「小時候」這首歌,「小時候」是香港電台一九七七年的電視節目,劇中飾演一對小兄妹的路家敏及王書麒都已為人父母,而當時坐在電視機旁看「小時候」的男男女女,相信也已經為人父母,而唱這首主題曲的陳慧琳也當了母親,至於「小時候」這首歌則仍是活潑、可愛、純真、不老。

        選擇這首歌作爲大家的童年集體回憶,對於八十後的觀衆不知有什麽感受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