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的戲劇類活動雖然未如電影製作般,似有特區政府大量的資源投入,但光從二零一二年的上半年所見,澳門的戲劇發展卻是越見積極,優秀的劇目上演一個接一個,更見整體素質專業,其中由負笈海外的新生代演員及導演擔綱製作和演出,是無可否認的主要原因,而選演或改編經典的上佳劇本,也為優秀的演出奠定了穩健的基石,早前曾在不同場地上演的《一起翻身的日子》、《近水樓台》、《又一好人》便是例證。
天邊外(澳門)劇場剛於上月搬演黑盒劇場式的《歌本哈根》,是英國編劇家Michael Frayn的著名得獎劇本,雖然澳門經常有劇團演出世界經典的作品如《櫻桃園》或《小城風光》等,卻從未在澳門上演此劇。筆者曾閱《歌本哈根》的劇本,對其蘊含的文學力量拜服務不已,然而要將之製作成演出,卻不禁擔心現時澳門的演團和成員是否有足夠能力駕馭。
除去異常專業的物理學用詞,《歌本哈根》的內涵也足使它當之無愧地被稱為近代最優秀的劇本之一,它涉及真實的歷史背景橫跨整個歐洲,亦師亦友的兩位物理學家,各自有著他們對國家、民族、公義的立場,在精僻的對話中,為觀眾誘發當年的「真相」,伴隨帶出更多的「疑團」,使觀眾都喜悅於對過去的歷史,似乎已經尋得一個安心的答案,卻會為這個答案的真實性、它的正確性同時間帶來質疑。
在欣賞過葉嘉文、陳飛歷和林婷婷等三人的演出後,相信觀眾都會與筆者有同感,對他們演出的完成度投下信心一票,筆者更為陳飛歷內斂的演技大為欣賞,絕對是比過往大鳴大放的演繹方法,個人邁進的一大步;葉嘉文飾演的物理學家Heisenberg也是一絕,需要同時處理深澀的台詞、舞台走位並與對手進行情緒交流,環顧澳門現時眾多演員來說,可能僅葉一人能及;林婷婷的演出也令她走出了過往演藝科班的框框,在《歌本哈根》之中,Margrethe的角色似乎比兩師徒更見重要,她帶出人性的質疑、猜忌、信任、憤怒等情緒,雖然劇情發生於幽靈的世界,卻是永遠存在於人世間;縱使曾經發生在歌本哈根的事情已經再無法證實,但劇作《歌本哈根》為所有觀眾帶來的反思和自省,是肯定的。
文: 沓靖 | MCSPA會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