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西敏希望出國過更好的日子,丈夫納德因為要照顧年邁且患有老人痴呆症的父親,而不能離開祖國,結果,兩夫妻對簿公堂。妻子一氣之下搬回娘家住,而丈夫需要請人照顧父親。某天,丈夫回家發現老父雙手綑綁在床上,而傭人瑞茨則不在家中。後來傭人回來,雙方爭執間丈夫推了傭人,傭人小產。傭人的丈夫知道後,決意要把丈夫告上法庭。
在雙方對案件的爭持間,上演了一場中東式的《羅生門》,各人各執其辭、各不相讓。而在爭持不下之間,夫妻關係、父女關係、宗教信仰問題一一浮現,兩個家庭亦面臨重重考驗。
在電影中,多次触碰的是信仰問題。伊斯蘭教的婦女很多外出時需要包裹身體,有些國家,甚至只能露出眼睛,而眼睛前還要有紗罩相隔。而丈夫可以娶四個妻子,而女子在陌生男子面對露出身體也要不合法的。雖然,伊斯蘭教國家在各方面賦予女性程度不等的權利,例如結婚、離婚、民權、法律地位、服飾以及教育。但是,從宗教最原本的規條中卻規定了1)妻子是丈夫的田地;2)女人要服從丈夫。
因此,在根深柢固的觀念中,妻子是丈夫的附屬品。在電影中,妻子因為出國而向丈夫提出離婚,相信在伊斯蘭教派中也是前衛的想法,而法庭亦駁回西敏的請求。而電影中的傭人瑞茨,因為丈夫欠下巨債,自已雖然懷孕,還是帶著年幼的女兒在陌生單身男子納德家中當傭人,丈夫知道後當然十分生氣,而瑞茨小產更令丈夫痛恨納德。另外,瑞茨面對納德老父失禁的問題,令她很苦惱,在伊斯蘭教條中,男人和女人不能有接觸。在憐憫心的驅使下,人應該幫助別人,但在教條的規限下,男女接觸,似乎又是一種罪。夫妻關係觸礁、男女接觸與可蘭經教條相違背,道德和信仰的沖突赤裸裸的展現出來,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對不同宗教的理解似乎加深了,但電影本身並非只是屬於伊斯蘭教徒的故事,在另一方面來看,對子女教育問題也是一個很好的襌述,父親納德面對女兒的不斷查問,他的回覆和做法似乎和他一直向女兒教育的人生哲理有所偏差,在教育的問題上,父母更多的應是以身作則;女兒渴望完整的家庭,但是,父母的離異為她的上了一堂很裸露的社會課。
最後,傭人瑞茨經過反覆思考,生怕報應會應驗在女兒身上,而懇求西敏不要賠償,是宗教下的倫理、道德,伊斯蘭婦女的服從及對自身的戒律下,最終,道出是“羅生門”背後的事實。
文: 依笛 | MCSPA會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