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參加了一場由民間組織舉辦的劇場年度活動回顧聚會,出席人士有來自劇場裡擔當不同身份崗位的朋友,包括監製、導演、編劇、演員、舞者、劇場設計及藝評人等,過往可能只是透過文宣和評論發表的方式得悉彼此,因此難得的面談交流,聚會的氣氛馬上炒得熾熱,而且是客觀而中肯的,好比本地電台的早晨時事節目宣傳句般──「從多角度思考,理性討論」。
主持人為了方便與會者討論個別演出,將被揀選討論的節目都進行了歸類,其中卻有個別分類令與會者和筆者產生疑問。事緣戲劇演出《方方》和《狼狽行動》都被歸類至「關注社會時事」一項,謂因內容有涉及本地社會及民生議題云云。誠然這是該等演出的故事發展主線,從這一切入點去理解故事著實較為容易,但聚會上亦即時有聲音提出疑問──「這不應是調性為文學改編的劇場演出嗎?」《狼狽行動》是本地劇作家李宇樑的原創作品,早已透過紙本方式出版,《方方》則是潘惠強改編自《聊齋誌異》,兩者的原型都是小說文體,並以改編方式成為戲劇劇本並搬演至舞台,從可供探討的多樣性來看,筆者是偏向從文學改編的方向對《方方》和《狼狽行動》進行討論,單從原文本演化至戲劇劇本的過程、從劇本所呈現原作的提煉成份、以至舞台呈現與原文本感受的比對等等,已經有甚多可供開拓思考的地方;社會時事的切入點雖然能更快使受眾產生共鳴,可是聚焦點略見單一,在觀演過程中的感受也可能只是表面化的即時反應,隨著帷幕落下,未必能夠獲得合上讀本後的津津樂道。
在速食的社會氛圍下,將人和事作出分類,普遍被認為是利多於弊──更容易掌握資訊、節省分析時間、採用既有的套路模式應付被分類的對象……而在推動我們盡快走到最前的利誘下,背後所需要付出的是要放棄思考、否定事物的特獨性、以大眾的認知類化一切等代價,更使筆者感到糾結的是,當藝術家不斷以發表試圖喚起大眾已經日漸麻木的感知時,社會上卻以不同的方式去把該等發表歸類,而這些歸類的優先考量只是對被飼養者的餵食方式,那麼藝術家的努力究意是在救贖社會,抑或是協助推向社會加速步伐至無能無用之境?
文: 沓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