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0日 星期四

擺渡了誰

        電影《擺渡人》說白了一個傷心人的心碎往事,從經歷錘練得來的生活態度,用之於擺渡身邊人更早脫離苦難⋯⋯有著禪一般的訊息,卻因為製片王家衛的名號,《擺渡人》裡每一個鏡頭、每一段配樂、每一句對白都不停地被與現實混和後再作詮釋,雖不致推向政治的兩極化,但每每強加於香港的當前社會氣氛,再一次證明「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的重點實屬聽者(觀眾)無疑。

        雖然沒有刻意地說明時空,可是《擺渡人》的取鏡已經提示觀眾這是一個發生在中國內地的故事,被稱作城中傳奇的酒神陳末(梁朝偉飾),十年前戀上女酒保何木子(杜鵑飾)卻無法在一起,促使陳末開業了「擺渡人酒吧」,為有需要的人進行「擺渡」(簡言之,謂助人克服心理難關,重新振作),此間好友管春(金城武飾)重遇當年因一己滋事而受傷失憶愛人毛毛(張榕容飾),決意不惜一切要補償過失;小玉(楊穎飾)暗戀歌手馬力(陳奕迅飾)多年,為幫助馬力重拾自信及吐烏氣,演變成與馬力的經理人江潔(熊黛林飾)鬥酒,陳末在過程中相助小玉,卻發現自己才是擺渡眾生的路途中,最不能放下過去的人,全因小玉的無悔一拼,陳走出了陰霾,放低何木子之死的遺憾繼續他的擺渡生活去。

        無論你是否接受梁朝偉的耍帥或金城武的「痴」情(的確是「痴線」而不是「癡情」),惟有將一眾明星都放下,把焦點聚光在主角陳末的身上,才不難發現編導張嘉佳一直都與觀眾玩著執念與放下的對立遊戲——「以為捉緊,其實甚麼也沒有」(李宇春手握冰塊喻意的愛情)、小玉為馬力甘心拼命搏酒,從開始的為愛而戰,到最後已經成為一種對內心執念的戰鬥,「我未必會贏,但我不想輸」正是已經超出了愛情的框框而走進到人生的態度,那是一種從聚焦、放大至宏觀的過程,當情人之間一直以為與愛侶計較誰比誰愛得深,至對方不問情由地離開而忿忿不甘,原來到頭來只是自己的一份執念,明知事實已經無法扭轉卻只懂停留在原處傷害自己,就算馬力早作明示「人生的路沒有盡頭(絕路),只有路口(選擇)」,小玉依然朝著盡頭跑,從面對愛情到面對自己,終於在路口轉向了,讓自己受擺渡,也擺渡了陳末,一種對何木子依依不捨的愛情,成為陳末沒法讓自己早登彼岸的重擔。

        因此,要不是罩著王家衛的光環,《擺渡人》完全是一部說教人生的老電影、只是故事裡的主人翁都是俊男美女罷了,又怎能說得上是甚麼為香港人擺渡、呼籲要勇於面向前方、放低敵對鬥爭等上綱上線之言?那一系列八、九十年代的電子遊戲、音樂、服裝也只不過是為呼應角色和故事年代的必需品吧?反倒是在霓虹燈的光影來拍攝一部幾乎全發生在晚上的電影殊不簡單,至於是否認同導演要以周星馳的方式來講述這麼一個大是大非的故事,除非那確是一種向《精裝追女仔》年代的致敬之作,否則《擺渡人》的角色和故事搭配還是來得比較突兀。誠然,有對號者始終樂於被擺渡,也說明當前的氣氛倒不是磞緊得無法緩和,相信欠缺的只是一個出口(藉口),陳末在擺渡小玉的過中也擺渡了自己,我們對外來者不斷高度自我防衛的今天,是否也欠缺了一種為人著想的利他心,來好讓作為擺渡自己、放下執念和睙氣的誘因?


        文:泳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