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所謂「歷史奇情動作片」的中、美合拍電影《長城》,筆者看來更覺得它像迪士尼童話和超級英雄故事的混合體。為生存而戰的俊男僱傭兵威廉(麥迪文飾),因為逃避契丹兵的追殺而與戰友托瓦爾(佩德羅飾)被逼降於長城宋軍之下,二人更親歷守軍與上古傳說「四凶」之一「饕餮」的激戰,威廉一手箭技力克惡獸,瞬即為軍帥所用。及後軍帥被饕餮突襲而喪,帥印由唯一女性將軍林梅(景甜飾)掌領,正當王軍師(劉德華飾)掌握了磁石可克制饕餮的秘密,變得聰明的饕餮已經在長城底下挖出通道大舉直搗城都,林梅與威廉急等人急趕回朝救駕,在以寡敵眾的形勢下,二人憑著「信任」合作將饕餮之王射殺,為神州大地解除了滅族的危機。
主角從只顧自己至頓悟後無私助人,更憑一己之力拯救眾生、形勢強弱懸殊但終能以小勝大、天大的困難只消彈指便能解決等等,如果故事背景是設於未來世界如《銀河保護隊》,可能不協調的感覺並不會如此強烈,可是萬里長城從建造至今有它被記錄下來的歷史,對於並不熟悉的歐美觀眾或許可以對《長城》超單全收,但漢族兒女總會從萬里長城聯想到某些史實吧? 編劇雖然已經找來了饕餮來作為主角們的對立面,但與長城的關聯仍是甚為牽強。在《長城》裡,萬里長城的意義與其他保國護城的設施並沒有太大分別,就算取名長江、黃河、華山等,電影故事的基本套路仍然可以超搬無疑。
片中演員位位皆星,卻在《長城》裡平白浪費了近百分鐘的寶貴演戲生命,除了飾演男、女主角的麥迪文和景甜有較連戲的戲份外,其餘多位影星如威廉‧達佛、劉德華、張涵予、彭于晏和鄭愷等都淪為插科打諢之流,往往只是一個鏡頭、一句台詞、一個動作,人物失去了應有的生命,充其量只能一盡作為提醒觀眾關於劇情發展連結點的本份。而所謂歷史、奇情和動作元素,觀眾必須要對華夏神話和神州歷代朝代文化有基本認識才能夠有所共鳴,奇情是指威廉對拯救林梅及國人的高尚情操嗎?似乎更多是出於一己兒女私情會更為恰當。至於動作,除了那些被饕餮打得翻上半空的城樓士兵外,主將們大多只是揮揮劍,架上一兩個戰斗姿勢的型格,其他一切都是電腦特技包辦,因為是人獸大戰,根本說不上有甚麼動作場面,如果在藍幕下對著空氣打斗也算是的話,動作片的定義應是時候需要重新介定了。
《長城》著實是令人摸不著頭腦的一部片子,花上億元只為換來一個中、美合作的名號,這個代價實在太大也不值得。荷里活模式的成功有它一定的獨特社會背景和因素,而這些因素往往無法搬字過紙地直接地從西方移轉到東方,電腦特技下的饕餮活靈活現、張藝謀鍾愛的強烈色彩對比和宏偉場面仍在,但是除此之外,對演員才華的浪費、對故事情節的犯駁和疏散、又要觸及中華五千年文化的深厚歷史,電影《長城》只會為互聯網搜尋器在關鍵字上留下眾多對萬里長城的劣評和污點,而張藝謀隻身參與這部幾乎全部都來自歐美電影工作者製作班底的電影拍攝,有說是想要藉此在荷里活闖出名堂,結果顯然他並無法如威廉的箭般,例不虛發。
文: 泳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