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6日 星期四

續集失衡

        《悍戰太平洋2:起義時空》明顯是一部針對特定觀眾群而生的續集電影,亦因為這個原因,它不單放棄了承接前作讚譽有加的機械與怪獸設定,看似是連貫的故事亦非常單薄,看畢全片後人物面目依然模糊,雖然能夠滿足在銀幕上亮相眾多演員的目的,然而對於想要延續《悍戰太平洋》的熱血和感動的觀眾,如此的續集絕對是惡夢一場。雖然前作關於兩位駕駛員的思想同步來操控「機甲獵人」和怪獸襲來橋段,被不少日系動漫粉絲指是模仿「新世紀福音戰士」、特攝戰隊系列和哥斯拉等作品,可是前作導演和編劇對機甲設定的真實考慮,相比起續集彷如以《變形金剛》的天馬行空,更能夠獲得觀眾的認同,畢竟故事背景和時空的設定接近現代,而有關科技屬人為製造,試問又如何能令觀眾取信倘大的鐵塊可以像運動員般靈活自如?

       
為了取悅觀眾的眼球和貼近市場的口味,怪獸的強弱竟然以體積大小區分、全片僅亮相的四台「機甲獵人」全以附加武器分類,毫無特色可言,莫非是為了推出玩具產品而設? 相信不少喜歡前作的觀眾可能跟筆者亦有同感,縱然電影效果始終難以完全達到動漫的那種激情,可是前作對於機械的極限對照人類的無限有著清淅立場,因而觀眾可以追隨著角色一同成長和衝破障礙。可是在續集裡由約翰·波耶加飾演主角傑古的能力就如上天賜予,所謂無法向亡父證實自己的能力而自暴自棄,但在整整十年都沒有操控經驗的情況下,只消再度戴上控制頭盔便能將終極敵人消滅,一般觀眾能夠被說服嗎?其他一眾完全無法被記起名字的機甲駕駛學員角色,原以為會像港劇《新紮師兄》般安排一至兩場的戰斗,藉此激起觀眾扶弱支持的情緒,可是他們竟如傑克般,在危急關頭之際均紛紛如有神助,對機甲操控自如,說穿了應是為了合理化在最後的高潮片段,能有更多機甲可被出動罷了。

       
有不少意見都認為《悍戰太平洋2:起義時空》加入了多位華人演員和所佔戲份太重,是令影片遜色的原因。但筆者覺得應該客觀地再作全覽,特別是導演史蒂芬在製作過程中所受到多少的外力影響。從劇本裡不難察覺,片中甚多的角色著實只為演員服務,亦是為了突出演員在個別場口的英姿,而設計了不少令人感覺奇怪的場面,當中尤以景甜飾演邵麗雯為甚,每次亮相都有不同服飾、而在僅知的一個集團負責人的身份下,最後竟然化身為工程師將機械人修好,更將之操控來協助傑克擊敗怪獸,而除了這些表面上可以見到的動作外,角色的性格、心理變化、矛盾等完全是「零描述」,加上《悍戰太平洋2:起義時空》是中國資金投入後方從放棄作品之列中挽救出來,試問對於普羅觀眾而言,又怎能不對影片的製作意圖有所懷疑啊!

        電影工業的運作與其他大部份商業機構其實沒有兩樣,那怕你的創意如何驚天動地,最後仍需要金主的一錘定音,續集既要延續前作的賣點(機械人和怪獸)、又要滿足外埠發行的要求(受地區歡迎的演員)、創作人也許亦希望能從中傳遞某些個人訊息,因此筆者不以為《悍戰太平洋2:起義時空》是完全不值一晒的作品,至少導演有嘗試滿足四方八面的需求,將所有元素共冶一爐,如果要點出電影的致命之處,導演在拿捏平衡點的功力仍需要多加磨練,王家衛能聚集所有頂級明星炮製《東邪西毒》,而手握華人市場的賣座演員和現時最具有消費力觀眾群的喜好元素(機械人與怪獸)時,續集最終仍無法錄得比製作預算翻一部的票房,那麼汲取今次經驗之後,已經事先張揚的第三集又是否精彩可期呢?


        : 泳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