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半個太陽|澳門演藝評論協會會員
刊: 2011年1月20日 | 華僑報
刊: 2011年1月20日 | 華僑報
筆者觀看的《辦公室有鬼》是繼2009年京滬兩地熱演超過250場的同名系列話劇的重演,被上海版導演王蕻稱之?“2010年MIX賀嵗版”。缺乏劇本支撐的“大雜燴”劇目備受70、80後熱捧,還有重演市場,一方面體現出商業營銷的成功,另一方面也與青年白領歡迎重在娛樂解壓的文藝演出之市場需求吻合。一笑解煩惱,收工不思考——這種輕鬆的劇場文化,讓觀衆樂了,演員的擔子輕了,出品人的荷包漲了,就像話劇一派“和諧”的無稽結局(願意放棄回憶而贏得PK賽的VC高,許了希望對手不要死的願望,如此又拯救了不願放棄心動回憶的張小盒),皆大歡喜,便也高枕無憂了?導演王蕻在演出之後主動為觀衆解畫,道出劇中真義,即推崇心思簡單、與人?善,然而作品的感染力與生命力並非靠導演的直白,莞爾離場的觀衆是否能一直滿足於此類搞笑優先、插腳時尚、但欠缺批判思維的話劇演出呢?如是,話劇演員是否亦滿足於看似輕鬆的演出環境,在探究表演藝術的路上止步、退步?
但願筆者看完被內地媒體讚稱?“職場第一劇”的《辦公室有鬼》後,對中國話劇劇場前景的一些假設與擔憂,只是管中窺豹之為。然而,若將該劇與曾在滬上及內地其他多個城市巡演,同樣以白領為觀衆定位的《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張艾嘉編劇、林奕華導演)比較,前者無論在劇本、舞美、燈光等方面都相形見絀,當然製作成本的高低會令這番比較不甚公平,只是筆者想強調的是,《辦》劇商業娛樂氣息濃鬱、情節松垮浮腫、製作表演未求精致的瑕疵,都不敵劇本缺失、取材盲目、創作平俗的弊病。巧婦難?無米之炊,再好的演員也難以從無本之劇中獲得錘煉。筆者忽然聯想到2010年澳門文化中心舉辦的駐場藝術創作計劃“一個劇本的誕生”,為本地劇本創作提供環境和資源,雖然目前參與計劃的學員之作品還未實踐成舞臺演出,但這一注重劇本創作人的培養之舉,在澳值得推崇,於滬亦值得借鑑。
博君一笑,始終不是劇場工作者的鴻鵠之志。借用《辦》劇中也引用的兩個當下流行的網絡用語,寄望滬澳兩地的劇社在劇本創作上“給力”(加油),即使不求流芳百世,也莫要只求觀衆一笑了之,令演出落得“神馬都是浮雲”(神馬,即普通話“什麽”的諧音)的結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