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夢想的李心潔、對愛情抱不信任態度的劉若英、失婚婦人張艾嘉,在今天的社會看來並沒有絲毫的改變,或許只是當年的光怪陸離,至今已是尋常事。特別是想要尋找男性臂彎依靠的劉若英、極力擺脫失婚痛苦的張艾嘉,今天在我們的身旁,總不難找到一、兩個與她們相同處境的女性。唯一不同的是,三十多歲的求愛女性與年過四十的失婚女性,真的是如電影所描寫般的那樣可憐與悲哀嗎?而在《幸福的旁邊》的那位女主角,拼命要擺脫被定型的枷鎖,為何到最後仍是要走進讓觀眾都感到喜悅的大團圓結局裡?
女性在現今社會地位的提高,已令得男性不得不俯首稱臣,然而在感情的這一塊裡,社會指標仍是有著「應該在怎麼樣的年齡當一個怎麼樣的女性角色,該要擁有應該的伴侶和情感狀態,方為正常」的態度,我不以為這是社會標準的開明表現,反而是一種偷換概念的另類施壓。當社會上的人們都同樣向女性投以既定的目光時,同時卻大聲疾呼女性要衝破固步自封的守舊思想,身處其中的她們,該當如何自處?千百年間,父權社會的力量為先構成了社會發展的核心,伴隨發展的是連綿不斷的戰爭,為了擴張領土、為了保護家園、為了顯示國力。假若讓時光可以倒流,在遠古的母系社會裡,我們又可曾會發現有那無止境的互相廝殺?
我不是女性,固然不懂真正的女人心為何,可是從男性的角度出發,眼看這一群本該可以活出精彩人生、向自己的目標和理想拼搏的異性們,往往因為要滿足社會期望而要委屈自己當個小女人,要在不同的年齡層把自己定型在某一種狀態,甚至從電視或電影中,亦能感受到編劇和導演的那種暗自神傷的無奈,我們這些常把「愛」、「保護」、「關懷」掛在口邊的男人們,可有想想她們的真正需要是甚麼?在男女關係日漸疏離與脆弱的社會關係裡,男人們,你們懂得該如何與身邊的她溝通、生活嗎?你們懂得該要怎樣配合和處理,才可以解除她們被社會許予的魔咒嗎?
別再以「我不懂得妳」為藉口了。要說「不懂」,只是因為你的未夠投入,和未夠透徹瞭解的那位女性。這個她,可以代換千百個與你息息相關的人,那是你的媽媽、姐妹、伴侶、同事與朋友。你該可以從她們的身上感覺到不少於男性常掛於口邊的壓力,只是她們擁有比男性更高的忍耐力,因此並不輕言表述。所以,那份恆久以來都呼籲男性需要學懂的態度──尊重,在現今的文明社會裡,更是男士們所必須要修畢的一門藝術。
文: 沓靖 | MCSPA會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