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日 星期四

刻板印象

  人類每當透過不斷的學習與累積生活體驗,對事理的明白越是見得精確,但由於自身構成的價值觀與受生活環境影響,對於某些特定的事物亦會產生相當的成見,是謂「刻板印象」,也是一般所談及的先入為主。對於演藝活動,這樣的刻板印象也是常有見到,譬如我們會認為流行音樂難登大雅之堂、年青人主演的藝術作品準是粗陋有疏……,筆者亦然。上週獲好友邀請歡演聖羅撒英文中學主辦的音樂劇《苦難瑪利亞的一生》,因為事前已經獲知這是宣揚及圍繞宗教題材的演出,盛情難卻之下仍不其然嘀咕對此應該難以提起興趣,可是幕終時發自內心的熱烈鼓掌,不單是筆者對舞台上一眾年青及小演員的認同,更是以掌聲打破了個人對此類音樂劇的一份刻板印象。

  《苦難瑪利亞的一生》可是徹頭徹尾的本地原創作品,作曲與填詞是來自本澳高等學府的龐保頤教授與James Libener神父,三位主要的獨唱者分別是聖羅撒英文中學的學友及老師: 余善心、鄭斯文及蔡菀殷,還有來自該校的中學及小學合唱團和舞蹈組。從該劇的原創音樂曲風可見,作曲者是有兼顧獨唱要表達歌詞內容的細節,歌曲的節奏平和,讓以英文唱出的歌詞能夠更細膩地傳達,當然三位獨唱者的清晰咬字與穩定的演唱亦居其功(翻查資料,原來當中的一位獨唱者曾是本澳第一屆流行音樂節歌唱比賽冠軍)。全劇以表現苦難瑪利亞的生平事蹟作為主軸,從她對生命真諦的追求及其執著,透過與母親、受助者以及個人的對話(歌唱)與反思,表現她對信念的堅持及面對逆境的勇氣,劇中未有刻意揉入一些宗教宣揚的神蹟,此舉實屬明智,因為能讓觀眾對此刻開宗明義宣揚宗教人物的印象得以撇開。

  也許是該校首次以藝術的演出,因此明顯感到不少尚需累積經驗的改善之處。音樂製作雖是完整,但節奏和旋律仍流於單一,不少段落為了要讓歌者表達詞意,接連不斷的單音使歌者在唸唱時甚感困難;為了讓演唱期間製造視覺效果,群舞的確帶來幫助,但舞蹈員的合拍性尚需改進,舞蹈主體的編排亦是建議需要切合音樂與歌詞的內容,除了幕末的合唱外,其餘的數幕舞蹈顯得有點歌、舞分離,倒像是坊間舞蹈學校的結業演出,難以讓觀眾透過視覺去融入歌唱的意境中。

  雖然場刊已言明這是一套全三幕的音樂劇,但當晚只能欣賞其中的首兩幕,實是教人意猶未盡,相信最後的第三幕相信仍在團隊的努力創作中吧?希望在未來的準備日子裡,團隊上下能汲取是次演出的不足之處,去蕪存菁,為日後三幕全備的演出讓觀眾更感滿載而歸,更希望此種類有別於現時常見的生活小品題材的藝術演出能更見普及,使觀眾藉此打破對特定題材的成見,並專注團隊努力呈現的藝術部份,畢竟藝術作品的呈現並無彊界,刻下存在於彼此腦海裡的界線,只因大家都對演出的作品主題可能太具選擇性了。

  文: 沓靖 | MCSPA會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