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0日 星期四

非人.有愛


  藝術家影芭.翩桃與奧仲洛姆.波洛克帶來的《非人.物妖》不是一道容易下嚥的佳餚,對於習慣速食的觀眾而言,它沒有精美的伴碟,食材也未有刻意展現雕工,但整道菜式仍是難以掩二人師的匠心獨運。在倘大的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裡,有關燈光、佈景和道具的設定便只有分別掛於舞台前方和背景出口的兩組掛燈,道具更近乎為零,舞台佈置的極度簡約,同時顯示以色列平頭舞團對自身能力的信心表現。

  單靠明的暗燈光效果,使鏡框式舞台為《非人.物妖》設下了最貼切的故事演場,讓觀眾以抽離的角度欣賞在舞台上、那一個彷彿在是發生於不存在現實的故事盒子,內裡一個又一個被無形的引線牽動著的「非人」角色,他們舞動著不由自主的軀體,機械得像玩具般的動作逗起全場發笑。隨著「愛」的出現,首三十分鐘的精彩舞技和生動鬼馬的動態,逐漸變得不一樣,舞蹈員都似被愛的力量剪斷了引線,最初他們像是失去了重心般無方向的自轉,卻是漸漸發現硬直的肢體變得靈活起來。高潮來自被衣服「連體」的二人角色脫去黑色長衣開始,女妖(舞蹈員)把原來緊貼在臀上的矮凳分離了,繼而在凳子上優雅地舞動,最後與她所愛的並肩而坐,欣賞兩具小洋娃娃最後的雙人舞,那一闕「勿妖」且充滿感情的舞段。

  《非人.物妖》看似是缺乏令人眩目華麗的編舞作品,卻是舞蹈員必須具備深厚舞蹈根基才可完全演繹其神緒。總相信舞蹈員要以舞技擬真生活上的角色並非難事,但要舞出能讓觀眾信服的「非人」物和妖,這已不是一種單純對角色的揣摸,而是編舞家雖要讓舞蹈員對作品的融匯貫通,每位舞蹈員在《非人.物妖》內都是不可或缺的,正如劇中看似零散的舞段,其實都是讓故事流暢發展的必要環節,是因為他們都說服了觀眾深信舞台上的「非人」亂舞,所以最後才不禁為他們的「從妖化人」感到動容,如果這便是編舞家在場刊中對觀眾「各自解說」的一種提示,我更認為《非人.物妖》裡其實已經徹底表現出那份永恆不變、那份源自愛的力量。

  文: 沓靖 | MCSPA會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