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四月份都是本澳藝團的“傳統”養息期,也是表演節目數量全年最少的一個月份,主要因為政府部門的年度資助尚未落實,而至今仍有絕大多數的本澳藝團是必須依賴此一資源才可運作。雖然如此,由於年度的澳門藝術節定於五月份舉行,因此主辦單位在前月的宣傳期正好填補了這段空白,然而歷年都只是採用報刊及媒體訪問等被動的宣傳方法,觀眾群及影響層面略低,縱使近年有與民間團體組辦和藝術節相關的推廣活動,卻礙於無法目標性地尋找對象,因此參加人數往往未盡人意,就算是邀得具資歷的主講者,對節目內容進行深入淺出的分享,能受益的觀眾卻不多,政府資源的投入也無法發揮它的最大效用。
為了接觸和發掘更多對表演藝術有興趣的群眾,澳門演藝評論協會在今年策劃和推動“中學生藝評寫作計劃”,並大膽地主動向本澳中學發出邀請,既是嘗試將藝評寫作帶進校園,也好讓年青一眾能多一個渠道,接觸和認識澳門藝術節裡不同類型的藝術節目,藉此引起更多學生的興趣。首階段的“中學生藝評寫作計劃”是深入校園的主動接觸,該會邀請了本澳著名的劇評人和舞評人,為參與的學校及師生舉行講座,講解認識藝評和寫作特色,本月中便先後在培正中學和培道中學合共超過二百多名師生進行了劇評及舞評講座,喜見現場的師生反應積極熱烈。筆者曾參與其中一場的講座,發現現今中學生的思考力和觀察力極其敏銳,對事物有其清晰的觀點和角度,也懂得從客觀角度理性分析,完全具備了藝評寫作的必要條件。
在與部份老師和學生的傾談中,師生們都坦言希望能夠有更多機會參加表演藝術的觀演,雖然校內已有藝術欣賞或類似的活動,但多是較為表面的觀賞安排,就算學生有興趣想要進一步瞭解,卻必須要在自身繁重的作業和課餘活動中,再安排時間自行找尋門徑,因而往往使師生對深入認識藝術活動卻步。遺憾地,這是難以歸責於教育制度的,始終在目前配合經濟型社會急速發展的“應試考育”
主流制度下,有多少家長和 老師會敢於冒險鼓勵子女,主力發展藝術興趣而拋下文理科於不顧?
多位藝評導師都曾經點出學習或撰寫藝評,不單是一種對表演藝術的評論和分享,更寶貴的是可以在書寫的過程中,重新審視自己,提升個人素質。特區政府雖然已經對提升綜合生活素質的提倡似有減少,然而個人素質是凝聚和整體推動社會朝正向發展的必要元素,希望有關教育部門在考慮培養學生投身社會的競爭能力時,也需顧及拓展這群未來社會棟樑的個人視野,如果只是成功培育標準化的社會工作機器便是學校的社會角色,那麼自古羅馬年代便有之的藝術表演,又何解能經歷千年而流傳至今不巧?
箇中原因是不言而喻的。
文: 沓靖 | MCSPA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