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紐西蘭紅躍劇團(Red
Leap Theatre)製作的《初到奇境》(The Arrival),改編自澳洲插畫家陳志勇的同名繪本,因而劇情內容的天馬行空倒是不足為奇,怎樣才能在鏡框舞台上呈現繪本的意象,更成為今次在澳門演出的票房賣點。
故事講述丈夫離鄉別井,隻身到異地謀生,為了帶給家人更好的生活條件,期間遇到不少荒誕的人與事,最終也能與家人團聚……。越是簡單的故事情節,便是為導演和設計團隊帶來更大的挑戰,但紅躍劇團曾可以前往六個國家上演此劇,足見它有其亮點。導演Julie Nolan對聲音、肢運的運用以表達情境的是靈巧的,以手打拍子的節奏代表下雨、由演員擬真地扮演客房裡的家具、用手足幻化森林裡的動物、甚至只用簡單的紙卷,便可以表現工廠裡刻板的生活,既像真也傳神;舞台設計John Verryt充份運用了立體視覺效果,劇初由可移動的佈景板,以不同的擺位呈現屋內和街道的情境,不失預留演員的表演空間。
全劇基本上沒有能令人聽得懂的台詞,既因為原著是描述主人翁前往了一個語言不通的地方,而偏重肢體表達劇情,更可以打破演出和觀眾之間的語言隔膜。只是那些刻意讓人聽不懂的言語部份似乎過多,近似的音頻在長時間的接觸之後,全成為了催眠般的夢話;在講述主人翁漸漸融入當地生活時所得知的往事時,篇幅略嫌過多,貼近生活的題材,也少了讓觀眾可以幻想的空間,身旁的觀眾在演出中段便大呼沉悶。
近年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的外購節目多是賣個滿堂紅,然而筆者在三月三十日當晚的入座率卻只有約六成,實屬罕見,當中更多是闔家到場。是因為觀眾已經觀賞太多近似的幻想題材,以致逐漸失去了對此劇種購票入場的興趣? 或是文化中心的宣傳策略過於側重某層面的觀眾群,導致出現目標誤判? 在劇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文化中心可能要及早預視獨大的優勢已漸失,節目質素與觀眾口味的兩者平衡,更為重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