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1日 星期四

《紅》

  欣賞專業團隊製作的專業演出,是教人賞心悅目的,上週日文化中心小劇院裡,舞台上是一絲不苟、細緻度極高的實境設計、合符故事年代背景的音樂、將文本改編為貼近生活的粵語版本、更有沒有被場館規限阻礙故事需要呈現的情節(如非特別要求,劇場裡一般並不允許運用液體,因此高翰文與邱廷輝合作為畫布上色的一幕,引來全場掌聲)。老是要在香港話劇團改編及上演的華語版《紅》裡挑問題,其實是要比明白劇中提及多位戰後藝術家的資料更困難。

  就算沒有認識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 1903-1970)的觀眾,也是應該能夠看懂《紅》的故事,劇中提及的抽象表現主義取締立體主義、普普主義(Pop Art)Mark擊倒一般,《紅》說的是當下的事情,不少更是當代需要深思的價值觀和想法:偉大藝術家的「偉大」和「意義」,是我們真正能夠理解和判定的? 我們應該如何面對藝術的當代性? 在消費主義下的藝術品,究竟它的價值是顯現於金錢數位,還是它能否擁有與觀者溝通的能力?

《紅》的改編和章節選取是緊湊而不拖泥帶水的,深澀的藝術觀點辯論、流派門戶的詮釋,都被李國威運用精準傳神的粵語呈於觀眾跟前,而艱深的台詞和複雜的歷史背景,在高翰文與邱庭輝的演繹過程中絲毫不見生疏,不難想像他們為了演活這兩個角色,曾經付出了相當的時間去準備、接觸、揣摸角色和其背景。 全劇共分為五幕,時空是Mark接受為四季餐廳製作壁畫,至最終推卻交出作品的兩年間,與助手Ken的五段交流對話,全劇完全符合了「起承轉合」及「結果」的完整結構,從相識、相知,一老一少的藝術觀點不同而擦出激烈的火花,至MarkKen指將被淘汰、繼而Mar道出藝術革命的潛行為,乃至最後意重深長的一個決定,一小時四十分鐘的演出絕無冷場,演員拿捏角色的冷傲、自信、恐懼、痛心等情感表達,一切都是從容不迫,盡顯專業。

「專業」越來越多,讓筆者在劇場裡感受到的不安越來越濃。《紅》的一切都是完整的、安全的、理所當然的,專業之下,你難以對這個演出指點甚麼……,也許,是少了一點人性吧? 產生這種難以言喻的感受,正是當高翰文以粵語唸出Mark Rothko的名句「……for we add had nothing to lose and a vision to gain……」時,閉幕前再播出(應該)Mark Rothko的真人錄音時,Mark Rothko聲音裡透出那種對世界的情感和關懷時時,頓時遠遠地把高翰文的專業比了下去。筆者忽然醒覺剛過去的一百四十分鐘,竟然完完全全被《紅》娛樂了、被消費了,是自身的紅差不多被黑全部吞噬了,全賴有那小段的錄音,一點紅,有幸被保存下來。


: 沓靖 | MCSPA會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