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9日 星期四

充滿正能量的《火星任務》

        電影要贏取口碑和賣座,始終仍是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大因素,今年剛巧遇上美國太空總署公佈在火星發現水的痕跡,推斷在火星上可能有生命存在的條件,甚至由此增強了地球人移居火星的可能性,種種消息雖然有待科學考證,但與火星有關的電影卻是即時獲得了免費宣傳,由麥迪文(Matt Damon)領銜主演的電影,有關太空人如何在火星勇敢求生的《火星任務》(港譯,原片名:The Martian),便是在此間受惠的表表者。

        《火星任務》的影片氛圍有別於其他同以太空人流落異星的故事,全片兩小時都充滿著正能量。主角馬田(麥迪文飾)雖然一開首便意外地被成員遺留在火星,但孤身的他既未有怪責隊員,更馬上燃起了旺盛的求生意志,透過太空生活倉內僅有的物資和自身的專業優勢(片中的馬田是一位植物學家),馬田自行耕種獲取糧食、他更以豐富的科學知識解決水和環境適應的問題,讓生命得以延續,就算期間遇上了重大挫折,馬田的求生意志亦沒有被打擊,最後在地球支援團隊和太空船隊員的傾力合作下,馬田跨越了數百公里,終於獲救及返回地球。由此至終,《火星任務》沒有一個角色被犧牲,就算身體被利器刺傷、太空船引爆部件達致救援行動等,故事裡都沒有透過傷亡而激起角色的情緒,反而是不斷呈現馬田以一己之力克服在火星的惡劣情況、地球上的團隊為了挽救同伴不惜投入大量資源、國際間為了共同的拯救行動無私地獻出國防機密、太空船全員甘願違紀而再度駛往火星營救,種種行動都告訴著觀眾,只要有希望都不應該放棄,無論遇上多大困難,一定要堅持將難題解決,最終才會達到將希望成真的結局。

        編劇沒有採用太多的側寫去突顯主角遇上的困難,更沒有將之推向極致的局面,這是比對過往的同類型荷里活電影有較大差別的,觀眾要是期望目睹主角如何千辛萬苦、經歷幾番劫難才得以生存,《火星任務》或許會予以平淡之感,可是若有細心留意,主角在故事裡所有解決問題的處理,全部都是可以考證的科學方法,配合取材自美國太空總署的火星資料,電影裡所看見的火星場境幾可亂真,也使得全片的寫實感有如使人置身其中,令觀眾不禁相信了眼前所說,就是留落在荒泊的地域裡,抱有希望、堅持和知識,不要輕易言棄,無論任何困難的任務,都定必可以完成。

  文: 沓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