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日 星期四

第一稿

友人創作(藝術)劇團主辦《第一稿》至今已經是第四屆,經過首兩屆的摸索後,活動從去年起改為以讀劇會的形式進行,根據文宣的描述:「《第一稿》是專為澳門編劇而設的劇本創作發佈平台,透過發佈、互動,令觀眾和編劇一起感受劇本中的美」。而今年大膽地完全走出劇場,揀選了兩家氣氛優閒輕鬆的餐廳和咖啡館裡進行讀劇更可謂明智之舉,一連三天裡演讀四部參演作品包括《家事》(作者楊樹清)、《婚期一月》(作者李偉榮)、《幸福樓》(作者王嘉蘭)及《壹加壹》(作者陳曉光),沒有了劇場裡四道牆的限制,參演者和觀眾都得以放鬆心情,演後的交流分享也顯得自然和踴躍,雖然讀劇演繹相對比舞台演出簡潔,但由於要即場取得觀眾的專注和透過文字表述增強觀眾的感受,其實更是甚考眾編劇的筆下功力呢!

上週五的演讀作品《家事》講述梁氏一家三口各自對生活和生命的選擇及批判,傳統觀念與現實境況不斷發生碰撞,父親對男尊女卑的盲從、父子兩輩對缺憾嬰兒的取捨決擇等等,劇作者以「剝洋蔥」的手法設計了一層包裹一層的懸念,每將問題解決之際又隨即扣上下一個問題,由此牽引著觀眾並帶入故事的核心。從編劇技巧以至語言運用,可見劇作者是具有一定的寫作經驗,但正如活動的特邀嘉賓著名編劇家潘惠森在聽演後的感受分享,《家事》在較完整的戲劇結構中未有配以具有一定厚度的角色,使觀眾得悉了故事卻看不清楚人物,單從對白的表述,其實難以讓觀眾取信人物的性格,由於未有足夠的事件使人物的立體感能被突顯,所以角色的關係衝突和戲劇張力被大大地削弱了,也令觀眾在追聽的過程中不斷產生疑問,譬如子對父的順從態度為何、父親極端性格的形成原因等等,潘惠森及現場的戲劇工作者均指出需賦予人物有更多的內心描寫,待觀眾能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從而理解和信服人物的行為,也使得故事內角色間的矛盾和變化更加順理成章。

「好劇本是改出來的」,這句說話基本上沒有編劇會提出反對吧?也顯得不斷展演和接收意見的重要性。然而編劇想要獲得意見卻殊不容易,如果沒有曾將劇本搬演舞台,在澳門似乎是難以覓得其他渠道將這些新作劇本發佈公眾。對於資深的劇作家而言,心無旁鶩的創作環境應是首選,只因他們已經掌握相當經驗和技巧,可是就新生編劇來說,能透過作品的分享和交流來接收意見,從中發現自身創作上的盲點,更是難能可貴。因此,當老師前輩或者觀眾慷慨提出點評時,無論內容是否切合劇作者在作品裡原意,都不妨先接收下來,繼而嘗試轉換身份審視自己的作品,當會發現有更多可供伸延的空間,餘下來的只待劇作者在連番打擊之下,尚有沒有那份將作品力臻完善的衝勁和熱情罷了。

沓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