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共有三個原創劇本進行了讀劇,包括趙健秋的《灣》、邑的《塔別》和楊樹清的《抵死》,友人創作(藝術)劇團也連續第三年與本地的輕食肆合作,由編劇、讀劇者、嘉賓、現場觀眾和食肆內的客人一同參與,觀眾在讀劇後可以一同參與討論,讓編劇可以從中獲得更多寶貴的意見。筆者觀演劇本《抵死》讀劇活動當晚便接近有二十人,對於未有事前大肆宣傳的文藝活動而言,這某程度上是反映了主辦單位在歷年對《第一稿》活動所累績下來的人氣,此類「沙龍」式的活動在歐美甚為盛行,而本地亦有不少畫廊持續舉辦類似的活動,倘若能多作思考活動的主題和分享內容的種類,考慮以半年或季度形式舉行直至常規化,也許亦能在當前逐漸變得商業掛帥的戲劇氛圍中維持著一股清泉。
經過九十分鐘的讀劇後,不難察覺到劇本《抵死》仍有甚多的改善空間,編劇試圍以寓言式的手法呈現社會的荒謬現象,但礙於較多側重在高潮劇段的設計,導至故事的推進力度不足,譬如主角的慾望和行動不明顯、角色變化有較多的理所當然、人物的刻劃深度不夠等,緃使場口的銜接技巧純熟,故事流向亦見暢順,可是整體來說則予人印象不深,要令觀眾從某一、兩個劇段中反向揣測編劇的意圖,往往會令注意力變得不能集中,編劇或許要再自審其創作源起和意念,朝個人的最深感受處去發掘,方能找出一個強而有力的共鳴點,再由此擴展成一個骨、肉齊全的動人故事。
活動後倒是有一段小插曲令人深思,事緣在三十分鐘的現場討論後,活動宣佈正式結束,筆者卻在旁聽到食肆老闆問及編劇的劇段解讀而且得到後者贊同,但在讀劇後討論的過程中,擁有劇場經驗的觀眾卻表示有不同意見。筆者不禁感到疑惑,有觀眾對同一劇段表示劇力不足,謂感受角色的爭扎、對抗壓逼是較能吸引觀眾的技巧,但另一邊廂卻有尋常觀眾從小小的設計中察覺到編劇的用意,假如這種現象具有普遍性,那麼本地的創作人應該相當困擾吧?究竟現今的「藝術」是充份運用取悅市場的嫻熟手法去求變的產物,抑或從心地將真實感受呈現從而引起共鳴的片段?難怪莎士比亞的戲劇作品受到百年讚譽,因為莎翁的作品裡充斥著英雄經歷的起跌、愛情在得失之間遊走、人性的缺憾令人自食其果等元素,而最希望能夠成為英雄、擁有愛情和幻想具有完美性格的人們,便是我們這批喜愛從戲劇中尋找美夢的觀眾。
文: 泳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