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8日 星期四

引導與安排

        好電影的其中一項特徵,在於它總可以在再次欣賞的時候,都會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感受,曾獲一九九七年首映及榮獲第七十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和最佳編劇將的《驕陽似我》(Good Will Hunting),便有著如此神奇效果的好電影,雖然至今已經歷廿個年頭,故事但卻是吻合當下的社會狀況,教人反思甚多。

        威爾(麥・迪文飾)可算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流氓,除了為糊口在大學裡做清潔工和到地盤做散工外,其餘時間便只懂和朋友在酒吧流連、泡妹和打架生事,然而威爾同時也是一個天才,記憶力和閱讀能力異常於人,特別對數學解題有著超凡的才能,因為一次輕鬆地破解了數學教授查克(班・艾佛克)所出的難題,令查克決心要令威爾「正確」運用他的天賦。查克使用他的社會地位令威爾獲得再一次的監護保釋,交換條件是威爾必須每週接受心理輔導和與查克一同研究數學課題。威爾雖然接受條件,可是卻在心理輔導方面表現上不合作,而威爾在心理學書本上閱讀的知識更遠遠凌駕於多個心理醫生,直至遇上心理學教授西恩(羅賓・威廉斯),西恩在面談中發現威爾由於悲慘的成長經歷產生出強烈的自我防衛意識,所以無論遇上自己喜歡的人或事,都會在擁有它之前離開,甚至乎是使用武力或者傷害他人的方式逼使對方離開。為了幫助威爾重拾對人生的信心,西恩逐步與威爾建立互信,從而走進威爾的內心,最後終於成功解下了威爾的心理包袱,令這位天才少年變得積極和樂觀,尋回真正的自我。

        引導迷途羔羊重回正軌是經常為人起用的故事橋段,特別是在現今成年人都需要被認同的年代,令引導者的角色往往更是被觀眾受落,就好比片中的兩位教授,他倆提出對威爾的期望,就是可以使觀眾至今仍能細意思考的討論熱點,甚至把主角威爾的轉變也比了下去。查克與西恩對威爾都是一種愛才的心情,但卻明顯展示出了分野,查克苦學數學十數年方取得學術榮譽,因而知道學有所成並非易事,因此一旦發現威爾的才能,便直接以自己的個人經驗做藍本,謂不希望威爾浪費自己的青春和才華,背後卻是投射了個人的情感,不想威爾如自己般要走多年的學習路,但在另一邊廂,西恩的著眼點卻是威爾的成長過程,如何引導他擺脫陰影、尋回自我,正確地與其他人建立關係,重新建構一個正常的人格,而所謂的天賦,對於西恩而言只是其中一種生活的工具而已。回望今天,不少父母都因為自己無法補償過去的缺失,所以希望兒女能有所繼承,在成長路上諸多提點,滿以為是為兒女更快取得捷徑,實際上卻是扼殺了年青人建立自我認同的發展空間,就好比擁有天賦的威爾若只是專心遵循查克安排的路,結果世界上只會多了一個查克,卻不會再有人知道威爾所具備與生俱來的個人特質。


        文: 泳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