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9日 星期四

《八層半》的印記

  文沓靖 | MCSPA會員
  刊: 2011519

  早知道會相當熱鬧,卻難料會熱鬧至如斯程度!駕車進入文化中心停車場竟需時輪候?此情在過往只會在歌劇上演時才會遇到;小孩子歡天喜地、滿心期待拉著父母儘快進場的神情,亦可見兒童劇在本地市場的優厚發展潛力。試問看官又怎能對廣東省木偶藝術劇院的《八層半》不添信心?這份信心一直被座無虛席的文化中心綜合劇院、滿場童聲的現場氣氛得以延續著,直至中段為止。孩子的歡笑聲漸退,取而代之是父母安撫小孩要靜心觀看的叫喚聲、是小觀眾們嚷著要離場的叫喊聲、和一張張合眼甜睡的孩童蛋臉……開場時那蓋在門票上的成功印記,至離場時已褪色得幾乎再看不見。

  誰可抵禦「大型兒童幻想人偶劇」的宣傳吸引力?試想想,在倘大的文化中心綜合劇院舞台上,「人偶」像走出大銀幕般在觀眾面前跳脫舞動,定必有趣吧?而這個來自中國內地的製作,對澳門觀眾而言亦是非常新鮮;新鮮感加上有趣的「人偶」喙頭,觀眾縱使要遇上普通話的台詞唸讀,亦無阻乖乖購票的動作吧?可是序幕、幕一、幕二等都演了,「人偶」呢?據說「人偶」一詞源自日本,指的是「木頭人偶」(即「木偶」),因此也有「人偶劇」等於「木偶劇」的說法,泛指一種非由真人演出,而是由人操控木偶演出的戲劇。如以此定義來看《八層半》的一百三十五分鐘,記憶所及便只有懸吊於半空飄浮的「狂風怪」、和兩幕近似台灣布袋戲的木偶打鬥場面是符合的吧?除非那些由真人穿著戲服、或以鋼條支掙著類似動物肢體的造型,都能稱之為「人偶」,否則《八層半》那人偶劇的光環,似乎有點名不副實啊。事實上,在臉上塗點妝、手持道具一二便當作是大象和老虎,對於精靈透頂的小孩而言,要他們在如此真實的情境發揮「幻想」能力繼而投入故事,才是首要難題。

  從兒童劇的基本元素回看《八層半》,演員有跳脫的肢體動作、清晰鮮明的故事主線(環保)、色彩斑爛的舞台裝置(強勁的射燈讓人幾乎暈眩)、和連場的載歌載舞,但竟然仍有悶場?癥結所在,我見是在對白的內容和處理方式吧?《八層半》的故事圍繞環保的主線發展:因為世人不懂珍惜地球,導致食物鏈被破壞,動物無法覓食,繼而天降酸雨、溫室效應令冰層融化,產生了「狂風怪」……,最後當然是邪不能勝正,狂風怪被象徵「希望」的幼苗打倒,滿堂歡慶的完結了故事。然而編劇在故事的內容裡,加入了大量的「冷笑話」(即廣東話所指的「爛Gag),著實教人不知所措。如首幕裡媽媽跟小孩來的一段「奧巴馬與金融風暴」,難道國內的小孩年紀輕輕已懂此等國際政經?這些對於成人也堪「爛Gag」,小觀眾們又知多少? 隨著荒山、沙漠及冰川的故事推進,政經笑話逐被環保知識取而代之,劇本試圖教育觀眾何謂“低碳生活”、“酸雨”、“溫室效應”、“冰層融化”等等知識,可是連珠炮發的說教,頓時讓觀眾為之卻步。從舞台上開始解釋何謂“沙漠化”,身後三五成群的小觀眾也開始“打成一片”,自說自話。也許家長都體諒小朋友是太辛苦了,因此都沒有制止甚麼,頓時台上有台上的說教,台下有台下的嬉戲,我置身其中,也被環迴立體聲弄得有點失神。

  雖然在劇末有設計演員到觀眾席的互動環節,但似乎仍未能挽留觀眾已漸離開的腳步。也許是內地與港澳的確仍存在某些文化上的差異,明顯地,《八層半》是具備有受歡迎的條件,只是成功的演出還需天時、地利與人和,在澳門藝術節上演盡是天時之利,唯獨在澳門及面向本地觀眾,《八層半》似乎仍需要再多一點時間磨合,方能讓門票上的成功印記,得以保存更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