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青少年粵劇培訓班於五月十二日 在文化中心上演了共八場的長劇《楊門女將》。
《壽堂》,天波府內楊府正為慶祝孫兒宗保五十大壽,鼓樂喧天。佘太君在眾兒媳、女兒陪同下盛裝來到壽堂,喜氣洋洋 。喜樂奏起,丫環手捧托盤,為眾位夫人小姐獻上紅色絨花,場面充滿喜慶熱鬧。邊關趕回的孟、焦二將膽戰心驚地遵命飲酒,但在言談之間透露了楊元帥陣亡的消息。突如其來的噩耗,把佘太君及眾人都嚇得驚呆; 頓時壽堂內一片肅穆沉重。祗見大紅喜幛改成雪白挽布,各人頭上改帶白花,佘太君百感交集,對天舉杯向陣亡的宗保祝禱。劇情在傾刻間由喜慶洋洋變為極端悲傷,佘太君失去孫兒;郡主失去獨子;桂英失去丈夫,應該是何等肝腸寸斷,非常哀痛。但各演員的演繹卻是流於平淡,哀慟不足,不能令觀眾感受到悲慟的情緒。
《廷爭》,楊元帥陣亡的消息迅速傳遍朝野,西夏犯邊,主和派的兵部軍機大臣王輝(鄧子健)與主戰派的宰相寇準(張春園)在金殿之上激烈爭執。寇準,主張出擊禦敵,王輝主和,兩人各有道理,爭得面紅耳赤,互不相讓,這一折戲兩人演繹得相當精彩。
《孝堂》,楊府內安排靈堂,祭奠楊元帥亡靈。宋仁宗皇帝親到天波楊家祭奠,結果楊氏一門請戰出征。由佘太君當元帥,穆桂英作先鋒,其他楊家女將當仁不讓,表現忠勇要跟隨佘太君出征,個個女將頂盔貫甲,威風凜凜地面見聖駕。舞台一列排開女將們,場面很有氣勢。宋仁宗皇帝當機立斷,決定出兵,頒命佘太君挂帥帶領楊家將出戰西夏,並令寇準、王輝為大軍押解糧草。
《探谷》, 西夏王不願與楊軍對戰,計劃利用飛龍山天險,及葫蘆谷屏障,高懸免戰牌不出兵,要令宋軍耗盡糧草而敗。楊軍穆桂英唯有率眾將夜探葫蘆谷,谷內重山疊巒,野霧瀰漫,幸獲採藥老人相助找到隱蔽的羊腸棧道。最終穆桂英率眾將,順著棧道攀壁,直通西夏大營,火燒連營,楊家將兵馬內外夾擊,西夏人馬全部被殲。此折劇情是逐步滲入,劇情緊湊,各演員演繹得恰到好處,把登上懸崖尋找棧道之過程表現得很精彩。
綜觀全劇的演出,佘太君(鄧志明志 老師)台型功架尚佳,但是聲底略偏剛強,實在不適宜反串老旦,他演繹不出佘太君,智慧老練,心思慎密的風範。穆桂英(吳芷晴)身段尚可,唱腔一般。楊文廣 (莫穎霖) 反串文武生扮相俊俏,可惜唱腔欠佳。兩人的開打場面編排亦未見精彩,穆桂英與楊文廣的武打場面就稍覺兒戲,沒有看頭。其次,在劇中許多演員唱詞未夠洗煉及唱腔一般。皆因他們是業餘青少年演員,也就不能過於苛求。
《楊》劇中每位演員皆有戲份,各演員的身段及舞臺走位都很有寸度及協調,但在面部表情變化及唱戲曲方面就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劇情情節緊湊,導演趙麗芳在舞台佈景燈光控制方面非常有水準,各場的佈景設計很有層次及立體感,在不同環節中,配上一眾演員的戲服(如披風或大扣等)均很有視覺效果,伴奏音樂亦很協調。《楊》劇是成功的,希望今後有更多機會欣賞業餘團體的演出,在他們進一步豐富舞臺經驗同時,各演員在表演藝術方面亦能有所躍進。
文: 樂紛紛 | MCSPA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