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3日 星期四

藝評與教育

        在這個文化創意與商業掛勾的年代中,要如澳門劇場文化學會般連續數年主辦學術性質的劇場研討會,除了要佩服該會著力補充本地劇場文化發展研究這一塊外,能願意花上心力和時間籌辦學術研討而不作商業專案策劃,又有幾多團體能夠堅持下來?今年的研討主題開宗明義地擺出了藝評與教育,比較過去針對宏觀的資源、偏向創作的語言和空間,教育所能輻射的範圍更能貼近大眾,就在港澳台近年間都分別嘗試將藝評推廣至中學教育的形勢下,五日在饒宗頤學藝館舉行的《藝評與教育:澳門劇場研討會2017》便集合了本地教育機構的代表、香港的劇場專業人士、台灣和本地劇評人,向與會者分享彼此的推廣和教學經驗。

        就藝評推廣至中學校園的分享部份裡,可能是基於港澳兩地的教育系統和政府支持有所不同,甚能明顯地區別出兩地的中學教育對推動藝術認識的步伐與重點的分別,本地教育和文化部門都不約而同地以參與人數作為首要關心的目標,教青局那份略欠彈性的藝術普及計劃實中,是否已經對不同年級中學生的接受能力進行了充份的評估?在耀眼的參與人數背後,究竟能被藝術打動的學生又有幾多?文化局在數年下來累積藝評寫作計劃的經驗下,將推廣方式從群體轉向為小班制及目標制(向校內的興趣小組推廣)亦無可厚非,但如果因為產出藝評作品的過程中要顧及不同學校的制度和顧慮,繼而迎合學生對互聯網的習慣來求取更多學生的反饋,這對於藝評(包括寫作)推廣的初衷,又是否已被類化為同是追求數字的介紹活動而已?相信回歸最初,要將藝評寫作(或戲劇欣賞)嘗試引進到基礎教育裡,目的也是希望培養學生認識從多角度的理性分析和思考能力,在眾多刻板和操練式的學科裡,藝術類正好讓年青學生的無限創意得到發揮,提升對周遭事物的洞悉及欣賞能力,相比之下,香港和台灣的經驗雖然沒有附帶比澳門更驕人的數字,但對推動藝評進入教育的堅持和不斷反思的動力,絕對是值得仍處然於起步階段的本地部門和機構借鑑。

       研討會也邀請了五位來自不同背景的本地藝評人分享了他們的小故事,透過他們訴說個人如何成「藝評人」的經歷,你會發現澳門藝評人還是略見清澀;在澳門這個彈丸之地裡,相對於香港和台灣較為成熟的評論風氣,涉及專業及系統的藝評寫作訓練少之又少,全賴近年相繼蓬勃起來的各類表演作品漸多,才令有興趣參與藝評寫作的人士可以有更多可以機會觀演和發表,又假若藝評人自身不具備一定的學識、生活經驗以至對各式藝術類別的涉獵,要寫出言之有物的藝評文章談何容易?然而現況總是殘酷的,本地對藝評的關注程度仍未能觸及「重視」,至少最具備資源的部門就未見將藝評有系統地引進至基礎教育之中。刻下本地各中、小學校都熱衷在校際歌唱、舞蹈和戲劇比賽中爭取殊榮,卻不知道在隊伍訓練的過程中,又有多少隊員會透過閱讀和分析參賽作品的點評,從中深入瞭解作品的多面性,繼而提升演出時的詮釋能力?試問當社會他朝都只是充斥著一台又一台的知識機器卻根本不懂獨立思考分析時,生產這些製品的制度又是否稱得上成功呢?


        文: 沓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