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劇場表演近年興起引入「無障礙欣賞」的安排,透過安排口述影像人員或手語翻譯,讓視障或聽障人士同樣可以「欣賞」劇場演出。譬如戲劇表演主要由台詞、動作、佈景等構成觀眾需要接收的元素,甚至構成創作者傳遞的訊息,然而視障或聽障人士卻顯然無法完全獲得,縱使不少藝團有撥用資源安排字幕,但卻始終會因為文字而產生一定距離,故此通過「口述影像」,以語言描述舞台上的事件、或以手語令聽障人士直透過熟悉的溝通方式接收訊息,幾能肯定「演出」效果比單純的字幕更能影響觀眾。
過去無論是民間藝團的自發推廣或是官辦的大型演出,如本年澳門藝術節的兒童音樂劇《星光下的蛻變》便設有口述影像、通達字幕和手語翻譯,據悉獲得觀眾的反應亦屬正面,也為藝團對拓展觀眾群覓得了新方向,可是筆者仍是認為要對這種通達演出方式循序漸進地推行,特別是要準確地找出這批新觀眾在接觸戲劇或表演藝術的切入點,而非盲目去追求增加觀眾數目。未知至今有否部門或機構對視障或聽障人士的數目作出統計,但以澳門的獨特社會結構和氛圍,若不掌握目標觀眾的所在而盲目推出如無障礙專場等演出,對於藝團的營運風險實在相當高,固然官辦活動不愁資金,但如此花費公帑亦會為人詬病,因此若從民間社團以小劇場的方式並掛勾於目標團體/社群,透過演出場次的遞增逐步累積經和改進,待掌握一定成熟度的技術和相當的觀眾群後,再拓展至大型演出的規模或是相對踏實的做法,可惜當下要由藝團自行投入資源推動著實不易,因此本地劇團演戲空間上演《八個受傷青少年》及配合工作的確需要社會上的更多鼓勵。
該團剛於月初完成的戲劇演出《八個受傷青少年》除了繼續以學生演員擔綱主演的宗旨外,今年亦在演出前期舉辦了「口述影像工作坊」,讓有興趣的市民從中認識口述影像及相關的實踐技巧,為日後的戲劇演出培育了能夠協助視障或聽障人士欣賞表演的人力資源。在合共六場的演出裡,不單包括了「無障礙專場」演出,在一般場次中亦有加入手語翻譯,使得聽障人士無需刻意觀賞專場也可以享有平等參與藝術活動的權利,而這也是聯合國在《殘疾人權利公約》有所提及的需關注平等權利。
在本澳官方資源基本上處於「不怕花光、只怕用錯」的情勢下,此類通達藝術推廣是否應以「由下而上」的方式推廣較為恰宜?澳門城市表面急速發展,可是對接受新事物仍是較為慢熱,如果由民間團體透過與目標社群接觸而逐步普及,效果往往被官方一擲千金卻僅獲得零星迴聲更為踏實。君不見好大喜功卻是虎頭蛇尾的事例比比皆是,作為面向有特殊需要的觀眾群,也許本地藝團或演出的主辦單位要關注已不光只是觀眾數字,而是如何確切地將藝術欣賞帶進社群、真正為少眾的群體打開藝術之門方為優先考慮。
文: 沓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