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日 星期四

開玩笑的懷舊


      慶幸未看過十二年前的《黑白森林》和《黑白戰場》,因此對所謂的「黑白三部曲」並沒有甚麼執著或包袱,看罷今年上映由王晶監製、闞家偉執導的《黑白迷宮》後,故事的獨立性其實足以自成一戲,如果打算以系列作宣傳招來粉絲觀眾入場,那麼十二個寒暑的考驗也許歷時太長了,相信也不會有太多觀眾能夠通過得到吧?

        從黑與白聯想到的正與邪,《黑白迷宮》的故事就好比《古惑仔》與《無間道》的合成版,即是以黑幫爭鬥和臥底的故事為主軸。黑社會社團負責人龍叔(劉兆銘飾)的相好被殺,於是下令找來大華(任達華飾)執行復仇,大華繼而召集一眾兄弟包括高天(伍允龍飾)、阿春(陳小春飾)、叉燒(張兆輝飾)、超人(梁烈唯飾)及女兒麗強(邱意濃飾),準備為社團辦事,可是接連的行動事敗,及後大華發現復仇行動原來是為了從社團中揪出臥底的圈套,龍叔亦表示自己與眾兄弟也是可以「隨時為社團牲犧」的棋子。承襲著黑幫及警匪片的套路,高天的臥底身份欲蓋彌彰,大華也為了兄弟而不惜以寡敵眾,經過淒美而慘烈的槍擊駁火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黑社會必不會有好下場」的港產影視作品潛規則再次出現,除了高天和女角(也許女性仍是編劇王晶心目中認為可以逃出宿命的一群吧)之外,抓的抓、死的死、黑衣的全部被處理、白衣的亦染得通紅。

        若有經歷過九十年代港產警匪/黑幫電影輝煌年代的觀眾,應該對《黑白戰場》的選角感到滿意,單是列舉名字如任達華、陳小春、張兆輝、梁烈唯、劉兆銘、李子雄、黃德斌、林雪和林允龍,各人只需要帶上他們成名的經典角色,已經可以詮釋影片所要表達的戲份,正因如此,筆者經常失神於戲外,因為影片裡不時出現似曾相識如《盜賊門》、《賭城群英會》、《城寨英雄》、《英雄本色》和《古惑仔》的片段,問題出現於《黑白戰場》裡的人物都沒有被再進一步的立體化,忠的忠、奸的奸,偶爾說出一、兩個關於家庭、友情和兄弟情的故事,便好像已經能為角色賦上血肉般,可是卻沒料到觀眾對現有角色的建構,竟然是來自其他作品的既有形象,重金請來多位實力演員擔綱,但監製編導卻沒有好好加以雕琢,實為一大浪費。


        影片在宣傳期間不避嫌地大打懷舊牌,然而筆者卻絲毫感受不到懷舊的情懷,所見盡是俗套的傷冬悲秋。在剪接的節奏、風格以至鏡頭的取角,的確甚為近似九十年代的手法,但卻僅是模仿而沒有突破,就像從影碟店租來了《古惑仔》再次重溫似的,相比起王家衛在《擺渡人》的表現,同樣是打著懷舊的旗號,兩者的效果卻是天淵之別。片中敵對雙方的黑白對立色調看得出是刻意而為,也為血腥仇殺的定調加入了點點詩意,但是否適宜卻是需要考慮,當打鬥和槍殺場面都儘量取近逼真時,結尾的槍戰調性卻詩意得不可開交,紅血絲絲雨飄飄,這算是導演要跟觀眾開的一個文人玩笑嗎?

        文泳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