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報早前一篇有關「第五十六屆亞太影展」的報導,惹來本地電影工作者的迴響不少,主因是該篇報導中存在不少誤報,臉書上幾近釀成「洗版」。且讓筆者引用及節錄其中二三:『「第五十六屆亞太影展」昨續舉行,晚上假威尼斯人劇場舉行「焦點澳門電影首映禮」,播放首部澳門主題電影《澳門街》……』、『文化局長文綺華,文化產業委員會副主席梁慶庭等,在「第五十六屆亞太影展」籌委會執行主席曾志偉及籌委會召集人陳澤武等陪同下,主禮亮燈儀式,宣佈《澳門街》影片正式首播。』
就算未是對澳門電影發展有密切關注的市民,相信仍會記得在過去的數年裡,透過大大小小的宣傳刊物和報導,耳聞目睹如《大辮子的誘惑》、《堂口故事》、《奧戈》、《堂口故事2-愛情在城》等電影名字,而《鎗前窗後》、《夜了又破曉》等自資式獨立電影,也是為圈內人所熟悉。雖然上述的電影名字裡並沒有一個開宗名義的掛上「澳門」牌頭,然而電影裡的劇情,無一不是以澳門為主題而延伸引人入勝的故事。所以,無論是「播放」或是「首部」澳門主題電影,《澳門街》都與它們完全扯不上關係。
本地媒體及宣傳渠道眾多,但紙本報章始終有它未能被動搖的公信力,特別是被印刷出來的報導,多會被機構、社團剪存,乃至日後作為參照,所以報館記者、編輯向來是被傳媒界尊重的一群,因為他們正是把關於最後、為市民提供最持平和公正的消息;而本澳報章有著它相對多的讀者群,它能夠深入大部份的澳門家庭,也是茶餘飯後一家討論話題的來源。
一週已過,至今仍未見到友報有對該則報導作出任何澄清或更正,實在值得相榷。是否本地政府那種「日漸遺忘」的作風也已逐漸被應用在傳媒之中? 也許澳門藝術至今還是在社會價值中被看扁了的一群,所以報導有錯仍可不聞不問? 但是旅遊局局長被換成是文化局局長,這等貽笑大方的低級錯誤,官方難道可以視而不見?
萬事皆有因,誤報誤導時皆有之,由該則報導卻讓筆者擔心編採素質之餘,更對撰寫主辦單位新聞稿的仁兄,其對澳門的了解情況有所懷疑。作為舉辦影展的籌辦單位,將《澳門街》推至為「首部播放」,這可能是基於商業考慮的元素,雖不至情有可原,但也深表同情。然而將澳門官方機構的主要官員也男女互換、性別不分,這實在對影展的公信力大打折扣,還好吳衛鳴局長未有同場參與,否則「旅遊局局長吳衛鳴在活動期間推介拉丁大巡遊旅遊活動項目」的笑話,可能陸續有來。
文: 沓靖 | MCSPA會員